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沦陷区小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沦陷区文学概述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从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守,1938年10月21日广州被占,1941年12月8日上海沦陷(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但英、美、法等国控制下的上海租界地区尚未沦入日军之手,上海成为“孤岛”),直到抗战胜利,中国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曾先后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沦陷区文学就是这样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产物。

1、沦陷区小说创作

战时的国家分裂为三个地区,这种社会背景很深地影响了文学,便形成了国统区的讽刺和追忆小说、沦陷区的洋场通俗先锋混合型小说、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型小说,形成各自具有特色的局面。

……

沦陷区的小说因特殊的政治背景、进步青年读者的大量流失、商业文化更加突出等缘故,通俗性作品得到大量发展的机会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现代通俗小说已经有了二十年的生长时间,也就有了二十年与现代非通俗小说对峙和渗透的过程,定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开始与传统的市民文学汇合,甚至新感觉派的现代主义流行不久,也被都市的新市民所接受。加上商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不同点之一,便是文化流行色的畅行,求新求异推动了文学由先锋状态向通俗层面运行的速度,以上海为首的沦陷区都市中,海派作家的小说便并行地呈现出通俗和先锋的两面。——《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2、沦陷区主要小说家

予且(1902-1990),原名潘序祖。30年代中后期走上文坛,40年代成为重要通俗杂志《大众》的领衔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女校长》《乳娘曲》和短篇集《七女书》等。擅长将“五四”以来的小说题材、技法、语言通俗化,如心理分析、侦探推理与市民熟悉的闲笔、插笔手法结合;以写沪上男女婚恋、弄堂生活为主,轻松明快。

徐訏(1908-1980),原名徐传琮。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赴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中国,定居于上海。1937年以短篇小说《鬼恋》一举成名。1943年在重庆发表其早期长篇小说代表作《风萧萧》,成为全国畅销书之首。1950年移居香港。擅长编制奇幻飘渺的传奇、爱情故事,但又渗透较浓厚的哲理感、象征性和心理分析特点。

苏青(1914-1982),原名原名冯和议,早年作品曾署名冯和仪。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后毕业移居上海。其代表作为1943年开始连载的《结婚十年》,用实录通俗故事的风格讲述一个现代中国女性的人生史。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1946年前笔名芦焚。京派小说家。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孤岛”及沦陷期上海。这一时期写出重要中篇《无望村的馆主》、短篇集《果园城记》、以战时上海为背景的讽刺长篇《结婚》。由抒情转向讽刺,但又保留了京派小说一定的诗意、幻景和象征性特点。

萧红(1911-1942),1934年在青岛完成《生死场》,后到上海,经鲁迅与茅盾、胡风、叶紫等结识,曾与萧军、叶紫结成“奴隶社”。1936年与萧军感情出现裂隙,东渡日本;1937年1月回上海;9月与萧军感情好转,一同撤往武汉,端木蕻良后搬来与他们同住。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烽、孔罗荪等青年作家在武汉形成较有影响力的东北作家群。后辗转山西、陕西、重庆、香港。1940年9月至12月,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呼兰河传》。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1月22日,在香港去世。

梅娘(1920-2013),本名孙嘉瑞,生于海参崴,长于长春。1942年在“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评选活动,梅娘与张爱玲双双夺魁,从有“南玲北梅”之誉。1937年往日本留学,1942年归国,受聘在北平《妇女杂志》任职,先后在《大同报》《中华周报》《民众报》《中国文艺》等媒体发表小说、散文及翻译作品,并结集为《蚌》《鱼》《蟹》(水族系列小说)出版,在华北沦陷区影响广泛。其写作风格“比张爱玲俗,比苏青雅”(《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从标题便可窥见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象征性,而行文又贴近一般通俗小说。

二、徐訏的大众传奇写作

短篇小说《鬼恋》1936年3月秋天,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时写成。

01、志怪手法02、象征与浪漫情怀03、复杂的心理分析

突然在转角的地方有一个黑影拦住了我的去路,问:“人!请告诉我去斜土路的方向。”

我骇了一跳,愣了。一种无比锐利的眼光射在我的脸上,等我的回答。我一时竟回答不出,待我有余地将眼光向她细认时,我意识到就是刚才在店里想买Era的女子。

……

“斜土路,我说的是斜土路。”

月光下,她银白的牙齿像宝剑般透着寒人的光芒,脸凄白得像雪,没有一点血色,是凄艳的月色把她染成这样,还是纯黑的打扮把她衬成这样,我可不得而知了。忽然我注意到她衣服太薄,像是单的,大衣也没有披,而且丝袜,高跟鞋,那么难道这脸是冻白的。我想看她的指甲,但她正戴着纯白的手套。

“人,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脸一百二十分庄重,可是有一百三十分的美。

三、张爱玲的上海都市写作

张爱玲1920。9。30—1995。9。8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01、台湾诗人陈克华曾说:“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02、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夏志清更是说:“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张爱玲。”

03、台湾女作家李碧华曾为《张爱玲全集》做后记,说:“她的书,留传了50年,直到今天,仍然具备‘再来’的魅力。读者们对她的恋慕并不冤枉,好像爱一个人,没有爱错那么理直气壮。”

04、台湾作家白先勇评价:“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2十有八九”,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摘自《我的天才梦》,应《西风》杂志征文比赛写于1940年

气味也是这样的。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廉价的香水。像汽油,有人闻见了要头昏,我却特意要坐在汽车夫旁边,或是走到汽车后面,等到开动的时候“布布布”放气。每年用汽油擦洗衣服,满房都是清刚明亮的气息;我母亲从来不要我帮忙,因为我故意把手脚放慢了,尽着汽油大量蒸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