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叙旧(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颜恬的指尖刚触到日料店的木质拉门,铜制门环便发出清脆的轻响。芥末的辛辣混着榻榻米的草木香扑面而来,瞬间将她拽回2003年的秋夜——那时她和李冰挤在实验室角落啃饭团,窗外的秋雨敲着百叶窗,显微镜下的代码像游动的ankton,在培养皿般的屏幕里明明灭灭。

李冰坐在靠窗的「老位置」,背影像株挺拔的竹子。高马尾换成了低盘发,发尾却仍倔强地翘着,像极了毕业答辩那天,她站在讲台上被投影仪强光晒得发烫的发梢。格子衬衫是他们大二时在夜市淘的情侣款,左袖口那道月牙形褪色痕迹,正是两人偷改机器人论文时,李冰打翻硫酸铜试剂的「罪证」。

「还是喜欢坐靠窗的位置?」颜恬的帆布包轻磕在榻榻米上,发出闷响。李冰面前的大麦茶玻璃杯结着水珠,续水的痕迹在杯壁画出三道淡金色年轮。姑娘抬头时,虎牙在灯光下闪过,指尖摩挲菜单的动作忽然顿住——那是她们当年在图书馆抢座时的暗号,指尖敲三下代表「占座成功」,敲五下便是「教导主任来了」。

三文鱼刺身在青瓷盘里泛着冷光,两人的筷子尖在wasabi碟里相撞的瞬间,颜恬忽然闻到记忆里的消毒水味。2005年毕业答辩那天,李冰的论文被风吹散在走廊,她们蹲在地上抢拾纸页,她的筷子般的手指误抓了李冰的铅笔,而此刻,这双曾在电路板上焊元件的手,正默契地蘸取同样比例的芥末。

公司「这次合作全靠你牵线。」颜恬的公筷悬在甜虾上方,虾身的光泽映着李冰泛红的耳尖。那抹红让她想起大二的省级机器人比赛,李冰穿着不合身的正装站在领奖台上,把「指导老师」说成「宿管老师」时,耳尖也是这样烧起来的。台下的她们笑到差点打翻机器人模型,评委席的教授却误以为是感动落泪。

李冰用海苔裹住米饭团,动作忽然慢下来:「其实该谢你的『奶茶诱惑』。」当年颜恬举着两杯波霸奶茶晃进实验室,说「敲代码换奶茶,童叟无欺」,骗得李冰从此踏上编程不归路。此刻她咬下饭团,海苔的咸鲜混着米饭的甜,像极了实验室冰箱里永远缺勺的草莓酱——她们曾用它拌过泡面,也抹过熬夜写代码时的土司。

三文鱼腩的骨架在青瓷盘里堆成小山时,李冰忽然指着颜恬的锁骨:「平安扣还戴着?」那枚翡翠平安扣在灯光下泛着幽绿,是颜恬创业第一年给自己的礼物。话题由此打开,像拧开了实验室那瓶陈年的酒精,往事带着微醺的气息涌来。

「记得热水壶火锅吗?」李冰的眼睛弯成月牙,「宿管阿姨冲进来时,你把锅藏在我的瑜伽垫下面,结果蒸汽把垫子熏成了牛油味。」颜恬笑到差点呛到,当年她们用万用表测火锅汤的导电性,得出「水是良导体」的荒谬结论,却因此发明了「用USB接口加热杯垫煮泡面」的神操作。

「选棵成功」的梗被重新提起时,隔壁桌的上班族终于忍不住侧头。2006年选课系统崩溃那晚,李冰凌晨四点守在电脑前,低血糖发作时把「选课」敲成「选棵」,却意外选上了「园林设计」选修课。她们将错就错去上课,竟在校园里种出了「代码与玫瑰共生」的实验花园。

春夜的风裹着晚樱的甜,自动贩卖机的冷光在李冰脸上流淌。她踮脚按下「橘子汽水」按钮时,格子衬衫下摆扬起,露出后腰上淡淡的烫伤疤痕——那是大三做机器人防火测试时的纪念。易拉罐拉开的瞬间,气泡声刺破夜色,像极了她们在实验室偷喝啤酒时,拉环崩到天花板的脆响。

两人蹲在路灯下分饮汽水,泡沫顺着易拉罐流到指尖。颜恬忽然想起2007年的跨年夜,她们在实验室用示波器看烟花,屏幕上的正弦波与夜空的流光重叠,李冰说那是「物理与浪漫的共振」。此刻汽水在喉间炸开的甜,比当年的啤酒更清冽,却一样让人眼眶发热。

小盒子打开的瞬间,李冰的睫毛剧烈颤动。银质书签在路灯下泛着温润的光,「0和1」的纹路刻得极浅,却像极了她们第一次合作写的二进制代码。背面的小字「致永远的实验室搭档」用激光蚀刻,每个笔画都精确到0。1毫米,是颜恬找当年实验室的导师、如今的精密仪器专家定制的。

李冰颤抖着翻开旧笔记本,夹在里面的合照已经泛黄。两个穿着白大褂的姑娘站在「晨光一号」机器人旁,李冰的螺丝刀还叼在嘴里,颜恬的食指沾着黑色机油,比出的「V」字手势上,还挂着半根电线。背景里的实验室窗台上,摆着她们养死的第一盆多肉——叶片皱缩如枯纸,却被她们郑重地夹在实验报告里,命名为「失败标本一号」。

「选棵成功!」李冰的喊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晚樱花瓣纷纷扬扬落在她的格子衬衫上。颜恬看着她跑向地铁站的背影,忽然想起她们在实验室的最后一个夏天。那时李冰总说:「代码就像多肉,看起来高冷,其实每片叶子都在等一场雨。」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质书签,金属的凉意混着体温。远处的便利店传来《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自动贩卖机的灯光次第熄灭,而她们的影子,正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像两根平行的代码,在时光的坐标系里,永远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

原来有些相遇,从在实验室打翻试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成为彼此生命里的「关键帧」。那些被代码和多肉填满的时光,那些在芥末与橘子汽水里发酵的情谊,终将在岁月的土壤里,长成永不凋零的「选棵成功」——那是属于她们的秘密花园,永远盛开着最初的热爱与勇气。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李冰发现颜恬在阳台给多肉换盆。晨光里,老人送的司康饼烤盘装着新培的土壤,"紫珍珠"的根系已经长满了旧盆,颜恬用小铲子轻轻抖落根部的土,像极了她们当年给实验室的绿植换盆时,小心翼翼的模样。

"知道为什么总让你看多肉吗?"颜恬把新盆放进智能花架,设定好浇水频率,"因为它们教会我,所有的生长都需要时间,所有的节点都值得等待。就像代码里的bug,多肉里的杂草,最后都会变成独特的风景。"李冰伸手摸了摸"紫珍珠"的叶片,触感像极了当年她们在实验室养死的第一盆多肉——那时她们以为再也养不活任何植物,却在多年后,让整个阳台都布满了生机。

离开公司时,朝阳正从楼宇间升起。李冰背着帆布包走在晨光里,包里装着颜恬送的多肉小苗,叶片上还挂着今早的露水。她忽然想起昨晚天台上的月亮,想起司康饼的香气,想起代码终于跑通时,颜恬眼里的光——那光里有实验室的月光,有毕业时的星光,更有此刻,比朝阳更温暖的,属于彼此的光。

原来有些情谊,就像多肉的根系,在时光的土壤里默默延伸,不知不觉间,已长成了支撑彼此的山川。而那些一起写过的代码、吃过的司康饼、看过的星空,终将在某个黎明,化作最温柔的力量,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有了闪闪发光的理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