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第3页)
她害怕,害怕哪一天拌嘴,他会说:“都是为了你,才……”
罢了!无缘而已。
这一日,钱钏头一回放纵,带着陆桢出去逛了大半天,在京城吃吃喝喝,半点生意都没做。
晚上回家里,门外又停了车马。
院里的垂花门外,站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下人,这是又有客上门了?架子还挺不小。
进了门,小院儿里静悄悄的,正屋门外站了两个仆妇,与外头两个下仆打扮统一,想来是同一家的了。
唐封也站在门外,见他们来,便使了个眼色。
钱钏会意,知道有要客在,未敢进门,只远远地往厅内睄了睄,哪知里头却传来陆濯的声音:“串子,三弟,你们进来!”
钱钏两人只好在院里拍了拍身上的灰,一起进正厅。
厅内比外头暗了些,钱钏眯了眯眼,适应一会儿后,方才看清,陆濯端坐正位,客位上,坐着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妇人。
那妇人头上戴了镶宝菊纹钿,及一副姜黄色寿纹抹额,身穿褐色寿纹褂,一看便知是哪家的老封君。
只是面上法令纹极深,显得有些苦相。
“这是我的妹妹和三弟!”陆濯指了指她二人,又指着那位老妇人,对钱钏二人道:“这位是常老夫人!”
钱钏和陆桢两人,一人福礼,一人拱手道,“请常老夫人安!”
那常老夫人面上却并不理会二人,冷声道:“濯儿,你这是在生祖母的气?”
陆濯摆了摆手,示意钱钏二人在下手坐了,方道:“常老夫人这话从何说起?我乃宋州府清河县人氏,并不是老夫人的孙儿,还请老夫人明鉴!”
这是又来认亲来了。钱钏暗想:上回派了那位常二爷,没给办成,这回是常老夫人亲自出马了。
常老夫人哪里肯信这话?又道:“若说你那时还小,不记得小时候的事,难道,那姓陆的就从未与你提起过?”
顿了顿又道:“若他当真不与你提起,或说了咱们的坏话,其心可诛!”
陆濯面色微沉,道:“常老夫人,我想请问,您是从何处听说,我就是您的孙子的?”
“这……”常老夫人犹疑。
陆濯冷笑道:“不知常老夫人为何肯轻信人言,那人既向您说了这话,必定是您亲近之人,可惜,却不知安得甚么心。您的孙儿为何会不见,想必您心里清楚的很。那人针对我,我是不怕的,只不知对常家是何居心!若今上当真旧事重提,常家可担得起这个后果?”
看到常老夫人面色微变,他心里极满意,轻笑道:“我陆某人上有兄嫂,下有弟妹,并非您所说的那人,还请常老夫人回吧!”
常明远是犯事被处死的,当年的常家为了自保,与这位庶子脱离了干系,如今虽说陆濯中了状元,若当真是常明远的后人,圣上若追究起来,并不是可轻易开交之事。
常家如今死命的凑上来,为的不过是个有出息的子弟。
可见如今天常家,实在是在走下坡步,族内连个像样的晚辈都没有,才会把个毫无根基的新科状元放在眼里。
常老夫人沉吟半晌,终于还是说道:“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常家的子孙,若圣上当真旧事重提,我常家也只能受着罢了!”
陆濯像听到甚么笑话似的,道:“哈哈,没想到常老夫人竟对庶子常明远的儿子如此看重,若他们在九泉之下有知,亦当安慰了!可惜呀可惜,我陆濯并非您的亲人……”
见他如此,常老夫人恼道:“你是当真不愿认我这个老婆子了?濯儿,你要知道,在这大梁朝,每三年就有状元郎,也不是得个状元,就能万事无忧的。你瞧瞧从前那些状元,若无人帮扶,哪个前程好得了的?”
陆濯冷笑:“常老夫人肯帮陆某,陆某自当感激不尽,可惜,未能做成常家子弟,是陆某没这个福分!如今我拖着家口,实在无法与您攀亲,还请常老夫人见谅!”
“唐封!”陆濯道:“送客吧!好生将常老夫人送出去!”
常老夫人气得一拍茶桌,站了起来,恨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