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第2页)
钱钏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有些事,还是说说清楚比较好。
她将李青御请到书房,又把陆桢支出去:“三弟,请你帮忙到西厢把荷包拿来。”
陆桢撅着嘴,一步三回头地退了出去。
钱钏请李青御在客座在坐了,自己则从到他对面。
中间有犹有三步远。
李青御因问道:“钏儿,到底发生了何事?你是怨我来得太迟了吗?”
钱钏扯扯唇道:“青御哥,你朝考准备的如何了?”
李青御不意她竟问此事,回道:“我已经尽力在准备了,不过,我根基到底差了些,能进二甲已是意外之喜,朝考当是无望的!”
钱钏点点头,又道:“若朝考无望,当是要授官的了?李伯父那里,可有为你安排好去处?”
李青御赧然道:“我伯父说,能考中二甲,已极是不易,即便进不了翰林院,亦无妨,他说,外放不若在京城,你们又都在京里,便打算谋个京官……”
其实,李尚书是说:外放的差事,大多是极苦之地,若要做出政绩,是极难的。不若就在京城做个京官的好,大家在一处,岂不安稳?听说,吏部正有个主事的缺,你去了甚好……
每三年一次春闱,每次皆有一二百人中了进士,这些人,不管先后,皆要授官的。
朝廷一时之间,又哪里来的那许多缺?所以,大部分无人肯做的官职,便由这些人去顶职。
若要在其中谋个合适的官做,当然需要门路。
留在京城,更是难之又难。
钱钏其实早就猜到了,书中的李青御,也是做了京官,后来被男主拉拢了过去。
他那个京官,正是陈家给谋的。
想来,这次也并不例外,既然如此,还有甚么好说的呢?她自己做不到,为何要去挡别人的前程。
特别是在这种,男人视政治前途为所有的时代。
她先前其实还有一丝幻想,现在是真的不想了,也不能再想了。
钱钏面色越来越坚毅,先是让李青御摸不着头脑,后来说起授官之事,不难想她知道了甚么。
他终于意识到不妥,忙道:“钏儿,若你不愿意,我可以不做京官的,要不,就听吏部安排,外放,就外放好了!你可愿意与我一起去……?”
钱钏的喉咙突然里堵得厉害,她努力咽了咽,深吸几口气后,苦笑道:“不愿意!”
李青御走的时候,失魂落魄,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会有这一日,他只是不愿意去想。
想当初,伯父伯母与他谈起此事时,他就提过,说有意于同窗的妹妹。
那时的伯父是怎么说的?他说:“若出身不显,就纳为妾室,也是无妨的!”
他打心底里知道是不行的,钏儿不是那样的人,陆濯也不会同意的。
后来伯母将陈缨带来,他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只是,没有事到临头,他总觉得还有转圜的余地。
直到今日……
见李青御离开,躲在窗下的陆桢探出头来,不解道:“姐,青御哥说带你去外放,你为何不答应?”
方还怔怔的钱钏白他一眼,道:“你懂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