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秩序 上(第2页)
不同科室外总有人坐不住,非要站着排队,隔个三五分钟就来叫号机旁边晃晃,这里摸摸,那里瞧瞧。
抱着新生儿做出生检查的家长最喜庆,口袋里鼓鼓囊囊塞满喜糖,逢人就发,四个老人簇拥着新手爸爸,热热闹闹地下楼了。
擦肩而过又坐着扶梯上来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举着引导员帮忙取的号码纸,茫然站在人群里。
尿检结果自然没有问题,医生唠叨着说你们年轻人就爱熬夜吃垃圾食品,搞坏身体都是自找的。
一顿狂草开了些静气凝神的药物,抬手就喊下一位。
云想拐去住院部,坐电梯时刚好遇见一台紧急手术,护士来不及安排专用通道,就从公用电梯送病人上楼。
云想缩在角落里,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那病人是个孩子,身上被子透出浓腥的鲜血,左腿处空荡荡,似乎才做了截肢手术。
他的母亲在床头泪流满面,抓着儿子的小手,撕心裂肺地哭喊:“儿子!别睡!别睡!医生马上就来了,止住血就好了,没大事的,没大事的!”
护士转过身去抹泪,戴着口罩,看起来很年轻,举着吊瓶的手都在抖。
等到从电梯里出来,云想恍恍惚惚,不知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原本只想来见见人世间更深刻的痛苦,却不料用力过猛,被这悲切的哀景当头一棒。
她一路从骨科走到内科,所幸不再有那样揪心的哭声,病人们都躺在床上,和亲友或临床交谈,看不出悲喜。
还有背着书包的年轻人挨个病房陪聊,最后递上一张名片,说民事诉讼可以找他咨询。
“『兰塔』的暑期项目我还得收个尾,等到快答辩了,我就回去。”
回复完叶敏,云想给云岚心发去回途路上坐公交拍的梧桐树。
那天,她终于能在夜里闭眼了。
她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晚安。
-
“车辆到站,连江大学城站,请您带好随身的行李物品,从右侧车门下车。亲爱的大一新生们,欢迎来到湖京,愿你们的梦想之旅,从这里扬帆起航——”
周齐道一身便服,压低帽檐拉紧扶手,被一泻而下的学生与家长挤到左侧车门边,望着玻璃上倒映出自己的脸庞,等到最后再下车。
他的手上拎着公文包,里面有一张从总局申请的调查令,调查令的申请程序并不合规,因此没有任何前辈陪同。
实习期还剩最后几天就要结束,他身份敏感,不敢开警车去湖大,只好来和新生们挤地铁。
还在军校念书的周齐道也尚是一名学生,但和身边这些叽叽喳喳、被父母絮叨的孩子们相比,他目光沉稳,已看不出稚嫩的影子。
连江区片警早已接到配合工作的通知,在湖京大学管理处等候多时。
周齐道没有点明此行关系到哪一桩具体的案子,只是含糊地说刚开学,人口迁移幅度大,总局开展了例行扫查。
何赋把他带到档案室:“都在这里了,周警官。”
周齐道点点头,环顾经济学院全部四个学年的学生档案,听何赋介绍如何根据索引找到想要的文件。
“周警官真年轻啊,是总局新分派来连江区的吗?”何赋笑眯眯地打探。
周齐道故作深沉,胡说八道:“我只是看着小,但是已经32了。”
何赋汗颜,直呼看不出来,心里却疑惑得很,周齐道明明看着也就20岁左右,怎么比自己还大?
“好了,你出去吧,我们工作不宜有外人在场。”周齐道发话,何赋十分配合,嘱咐几句就出去了。
关门前,他多疑地看了看窗边,那里摆放着刚刚升入大三的学生的档案。
周齐道上锁,经验丰富地找到电箱,关闭电闸,屋角摄像头的灯光连续闪烁三下,灭了。
他假装随机抽查了一批新生档案,时不时拍照,在笔记本上记录,晃晃悠悠地穿梭在高大的文件柜中之间。
过了半个小时,才来到窗边,用钥匙打开了一扇门。
文件袋整齐划一,静静躺在柜子里,就像军训时的新兵方阵,井然有序。
指间沿着侧边标牌划过,最终停留在学号靠后的一批档案上。
解开捆绳,一个个翻看封页,总算找到了,云想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