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秋月明(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十九章中秋月明

中秋月夜,皇帝邀群臣及其家眷,于长乐宫中摆设酒宴。

大殿内乐声悠扬,西域进贡的美人在殿中央翩翩起舞,异域风情的舞蹈带着洋溢似火的热情,赤红色的轻纱随之飘舞摆动。

皇帝的目光停留在舞姬上,在柔若无骨的腰肢间游移。

靠前的宴席上,几位大臣正给白雅臣敬酒,“如今皇上最宠信的人就是丞相大人您了。您是我朝贤相,是我们这些臣子的榜样啊!”

阿谀奉承的话不绝于耳,白雅臣倒很受用,脸上挂满得意之色,只道,“不敢当不敢当。”

坐在白雅臣身边的年轻公子身穿紫色祥云锦衣,一双狭长凤眼微眯着,好像在观赏着这场宴席上的每一个人。

他是相府嫡长子,见父亲接受这些人的巴结。他笑意微微在一旁看着,手中把玩着一把折扇。

“令公子仪表堂堂,在战场上英明神武,真是文武双全,文武双全啊!”

听着一位大人谈到自己,白肃熙温文尔雅地道,“肃熙不才,大人们谬赞了。”当朝第一美男子一笑仿若十里春风,那些西域的上等美人在他面前,也显得仿佛庸脂俗粉了。

他生得仿佛神袛般不可侵犯,那些趋炎附势的臣子一听他的回话,不觉都有些紧张,更加奉承起白雅臣和他的独子。

白肃熙的目光却已投向了对面宴席上,不知道的人以为他在欣赏歌舞。只有他自己知道,透过红纱飘飞,他在看一个男人。自从那个男人入席后,他就仿佛被他上了一道枷锁,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白肃熙平日很少喝酒,却在此时学着那个男人的样子,痛快地饮下酒,这时候他才觉得酒真是好东西啊。

他能壮起胆子看着那人,看到他安然无恙,就觉得之前所有忍耐都没有白费。

他把父亲给他的任务都做得很好了,可时日的推移让他害怕就算把所有事情解释清楚,也无法让他们回到他们的从前。

那日在引蝶楼遇见李公子,他跟着李公子到李府找人,却被下人告知夏瑾奕去王府了,男人的直觉让他对赵衍抱有敌意。

白肃熙是很记仇的人,宣城覆没后他潜入敌营回来时,赵衍曾问他道,“你当真放心他一人留在敌方阵营里?”

白肃熙那时回答他道,“夏瑾奕已是叛臣,我早已和他断交,王爷还跟肃熙提他做甚?倒扫了酒兴。”

赵衍见他如此,心里替那人感到不值,转而去和旁人吃酒,故意笑得很大声,“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哪里有将士肯服从他,也只能留在京城,跟他爹一样做个宦官。”

白肃熙听见他的话,当时便恼怒地挥袖而去,赵衍见状亦打翻酒盏。

周围人无敢作声,他那番话却在隔日分毫不差地传到了白雅臣耳朵里,镇安王和白家父子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不知何时夏瑾奕送与他的那把折扇,白肃熙不再带在身边了。

他或许不知道,他或许刻意不去想起,他明知道另一个人会比他更痛苦。

夏瑾奕拿起玉杯,恨恨地把烈酒往口里灌,感受着浓烈的辛辣滋味入喉。他知道白肃熙也在这里,却心烦得厉害,他只想大醉一场,忘掉一切烦心的事。以至于他完全没能察觉到,一道炽热的目光毫无缝隙地注视着他。

那个总是和白党针锋相对的宣城太守,言辞犀利咄咄逼人险些把父亲气到吐血的夏瑾奕,曾几何时有过这样失落的神色。

这哪里是李墨栩说的没事?李墨栩还真是不了解他这个义兄。

白肃熙好看的眉蹙起来也是淡淡的,想想父亲这几天有多高兴,不难理解那人为何这般失意。

觉得他这个样子很让人心痒,痒到有一点点钝痛,是整颗心脏在疼的感觉。

他开始怀想两年前,与男人在一起的最幸福甜蜜的日子,记得太守府清茶淡饭的那种温馨味道,那是他们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不觉之间,他满脸宠溺笑意地看着那个男人。

有两年了,瑾奕的模样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好看,看上去还有些清冷禁欲的气息。

如果不是身处乱世不能相守,如果他们能像普通人一样该有多好。

那人脸上带着一丝红晕,醉眼已有几分迷离,宣州的风景还真是让人怀念啊,他咽下了一口唾沫。

正是心绪翩飞时,一位与父亲一向不和的老臣不知何时来到父亲面前,对白雅臣道,“白大人,下官敬您一杯酒。”

白雅臣的脸色立即拉了下来,挑眉道,“今日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柳大人,您这酒我可消受不起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