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台酒吧(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知远把帽檐压低,惬意地靠在椅子上,“还有一个乐趣,就是钓完了之后安静地坐着,心里什么也不用想。”

陆澄放下了桶,学着陆知远的样子坐下来,大海一望无垠,风平浪静。

“你之前在美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陆知远知道他是指刚来美国的时候。

“你想听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啊?”

这好像是第一次,儿子主动和他聊天,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天。

陆澄用帽子遮住脸,“最坏的时候。”

“哦,”陆知远回忆起来,“我刚毕业的时候,一直没找到工作,人生地不熟,语言也是很大的问题,几个月后我从加州一路搭便车到了纽约,因为纽约的工作机会更多一些,没有住的地方,为了省钱,要么住在24小时的快餐店里,要么住在废弃的铁路站或者桥洞下面,那时候一周面试了十几家公司,收到的全都是拒信。”

陆知远尽量简短地描述着自己最窘迫的那段经历。

“…然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每天失眠,我在想自己来到美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原本是想给你和你妈妈更好的生活,可是光读书就读了6年,这6年你妈妈自己一个人在国内,除了工作每天还要做一份兼职,多余的钱都用来贴补我…我就开始想,我其实是拖累了她,说不定没有我她会过得更好…如果我没有来美国,至少你像其他孩子一样有父亲陪伴…那就是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每一天都很难熬…你也挺恨我的吧?”

“嗯。”陆澄诚实地说,可父亲口中的黑暗和难熬,他却莫名地能够感同身受。

“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家基金的招聘启事,很符合我学的专业,但那时我身上的钱都花光了,那家基金在市中心,我连买地铁票的钱都没有。”

“那时已经是深秋了,风很大,街上行人很少,我拿着报纸蹲在街角实在是太冷了,我就去了咖啡店,虽然那天我身上没有钱能买一杯咖啡,结果谁想到呢,服务员看到我就很开心地说,你总算来了,有一张你的电汇支票。我接过来,是你妈妈给我寄的钱,36美金。”

时至今日陆知远想到那天,心里仍然难以平静,“我到纽约之后没有固定的地址,就给了她常去的咖啡店地址。”

陆澄仔细听着,第一次为母亲总去邮局寄钱感到庆幸,脑子里又飘过来颜珞的话:不要因为他没有用你想要的方式爱你,就认定他不够爱你。

“我跑去最近的银行兑钱,然后冲到地铁站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基金公司的写字楼,就那一次面试,我成功了。”陆知远转过头看向儿子,眼神里尽是慈爱:“我希望你学投资,是想你以后路走得容易点,毕竟爸爸在这个领域已经十几年了,但现在只要你开心就行了,不管你想做什么我以后都会支持你的。”

陆澄有点回避父亲的眼神,他不太习惯。他拿起水桶,把那条红色石斑鱼倒进了大海,终于说了句:“我现在就很开心了。”

回去的路上,陆澄给颜珞发了个信息:长岛码头钓鱼很好玩,下次我带你来。

清人入职风绫已经一个月,拿到第一个月薪水的这天,她叫上了颜珞和刘江杨一起来家里烧烤。清人租的房子在二环内的老小区顶楼,一室一厅,虽然冬冷夏热,但楼顶的平台很大,刚好可以利用起来。

刘江杨搭了几根杆子,扯了一根电线和一盏灯,地上支起简易的烧烤炉子,再铺上一个旧的凉席,他们的天台烧烤就开始了。

“你别弄那么大烟出来,小心楼下大妈举报我们。”清人看着刘江杨说,他正用扇子对着烤炉猛扇。

“我不扇得等到猴年马月啊…没事儿的。”刘江杨更起劲了,炉子上火旺起来,黑色的木炭烧得通红。

清人负责切肉,颜珞负责串串儿,三个人配合默契。

“上班的感觉怎么样呀?”颜珞问。

“上学的时候吧有时间没钱,上班呢有钱没时间,”清人想了想,“还是上班好,不用再向家里要钱的感觉真不错。”

“那一个月能赚多少钱?”颜珞已经串好了半盆肉。

“8000多,扣掉这个房租3000和水电费之类的,我大概自己还能剩4000多吧,”清人一把搂过颜珞的肩膀,“包养你足够了,你考完试就来和姐姐一起住吧,我管你吃喝。”

刘江杨又往炉子里加了几块炭:“怎么没人管我吃喝啊。”

没人搭理他,颜珞接着清人的话说:“我以后有时间一定过来找你,但暑假我还得上课呢,我报了几个班,嘿嘿。”

“学霸就是学霸,永远是自我驱动,佩服。”清人做了个抱拳的姿势,肉已经切完了,她伸了个懒腰躺在了席子上。

颜珞把串好的一盆肉端到刘江杨面前,“师傅,那我们就等吃了啊。”

然后也躺在了清人旁边。

“陆澄这个暑假还来么?”清人开始和颜珞闲聊。

“他又忙着新的课题了,要7月底才能过来了。”

“没想到啊,你们这异地恋目前看来很顺利嘛。”

颜珞得意地点点头:“嗯,渐入佳境。”

“嘿,真行,柏拉图式恋爱。”清人朝颜珞竖了个大拇指。

刘江杨听完哼了一声:“我才不信他是柏拉图。”

“你们还记得麓鸣山的星星么?比这亮。”清人看着天上,黑漆漆的夜里只有星星点点的亮光,但麓鸣山的夏夜群星璀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