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第1页)
一、无产阶级文学和左翼作家联盟
1、革命文学论争
(1)、理论渊源:苏联、日本等国无产阶级文□□动中的“左”倾机械论,尤其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家波格丹诺夫的“文艺组织生活论”。[波格丹诺夫认为:人类所有活动都是组织活动,任何艺术都是“阶级活动的组织形式”,是“组织阶级力量的最强大武器”。这一理论也被“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简称“拉普”)所承袭]
(2)、正式倡导:“四·一二”□□政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1928年1月,蒋光慈、钱杏邨等组成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日本归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后期创造社成员创办《文化批判》,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3)、文学主张:文学的任务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作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载《文化批判》1928年2月号)、“五四”以来那些重视生活现实、忽视阶级性的作品已经落伍。
A、鲁迅对“革命文学”的辩证态度:文学毕竟是“余裕的产物”,不应夸大其革命的伟力。“大家忙着革命,没有闲空谈文学了。”
但鲁迅也从现实角度肯定“革命文学”作为一种反抗性思潮存在的理由,“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
鲁迅对“组织生活论”“文学工具论”的反感: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人生的记录”,如果将文艺等同于政治,那就“踏着‘文学是宣传’的梯子爬进唯心的城堡里去了。”
B、茅盾比鲁迅更明确赞成革命文学的倡导,认为在严酷的革命低潮时期,应当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批判现实”“揭露现实”。
但茅盾也同样反对文学的工具论:“(创造社、太阳社)仅仅根据了一点耳食的社会科学常识或是辩证法,便自负不凡地写他们所谓富于革命情绪的‘即兴小说’”,因为忽略文艺本质而不可避免地走上标语口号化的道路。
茅盾还严厉批评创造社、太阳社对“五四”文学的全盘否定。
2、六届二中全会==>中央文委==>左翼作家联盟
1928年,□□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同年12月,znl、李立三等回到上海;此时左翼文人在上海聚集。
1929年6月25-30日,□□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提出的《宣传工作决议案》将文化宣传战线的建设提到新的理论高度,要完善宣传部门的组织、成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央文委)。向忠发、李立三、znl、项英、蔡和森担任委员,潘汉年(原创造社成员)为中央文委第一任书记。
1929年10月,中央文委组织召开第一次左联筹备会议。1930年2月16日,最后一次左联筹备会议。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组织完善化——区域扩大化——形式多样化
3、左翼组织迅速发展
在左联成员的组织下——
1930。3,左翼戏剧家联盟(剧联)成立。
1930。5,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成立。
1930。7,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美联)成立。
1932年,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记联)、汉语拉丁化联盟(语联)、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教联)相继成立。
1933年,左翼戏剧家联盟电影小组成立。1934年,音乐小组成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国际文化委员会、中国诗歌会、小说研究会等。
左联建立了各地分支机构——
先后成立北方左联、天津左联、青岛左联、广州左联、东京左联,等。
左联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
成立文艺大众化委员会,以大、中学生为对象成立文艺研究会;在基层培养工农通讯员、工农作家;在工厂成立读报会,在工人中间组织蓝衣剧团,上演方言剧;针对文盲,也组织了说报团。
4、左联的主要成就
(1)、文化战略:“中央文委”和各左翼文艺团体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的文化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这一战略有效地唤醒了民众,许多底层民众受鼓舞走上革命道路;有效地突破了文化围剿(《新生》事件);有效地推动了社会思潮“左”倾化。
(2)、理论批评: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武器,先后与“新月派”、法西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反动文艺派别和错误的文艺主张作斗争。
(3)、文学成就:
·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文学的联系,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五四”时期作家的新创作:鲁迅的杂文与《故事新编》;茅盾《子夜》与一些短篇;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