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第1页)
一、文学史建构的三种模式
历史是历史学家的经验。历史不是别人而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的,写历史就是制造历史的唯一方法。——[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HallettCARR,1892—1982
在后现代的历史视野中,从来不存在所谓客观的历史,只有历史的叙述。——[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Anderson,1936—2015
1、文学史建构的外在论模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1877—1927)
按外在论模式,以下作品难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定位。
(1)、萧红《生死场》1935(2)、张爱玲《传奇》19441947(3)、金庸《鹿鼎记》1972
(4)、三毛《撒哈拉的故事》1976(6)、汪曾祺《受戒》1980
2、文学史建构的内在论模式
上一代的历史学家们引入了批评与意识形态背景的关系,而忽略了对作品的内在分析,形式主义者们所做的正好相反。——[法]托多洛夫(TzvetanTodorov,1939—)
不应该把文学视为仅仅是人类政治、社会甚至是理智发展史的消极反映或摹本。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美]雷纳·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
内在论模式难以处理多种文体的线索:
文:《论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淮南子》骈文、散文……
史:《世本》《史记》《左传》《荷马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经:《圣经》《可兰经》《吠陀经》……
歌:《诗经》、乐府、唐绝句、宋词、元曲、戏曲……
3、文学史建构的内外融合模式
文学史家在描述文学发展的普遍进程时,要解释这种差别,揭示该演进的动因,不论它是在文学自身之内,还是源于它与人类文化其它现象的文化关系……文学史是文化史的一个分支。
——[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BorisTomashevsky,1866-1939)
内外融合模式例一
狎邪小说:《品花宝鉴》1849(断袖)、《花月痕》1872(才子落魄、佳人蒙尘)、
《海上花列传》1892(□□列传)、《孽海花》1903(政治神话、女权议论)
公案侠义小说:《荡寇志》1878、《三侠五义》1878、《老残游记》1906(“文侠”)
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9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9(“游戏文人”)
科幻小说:《新□□记》1902(幻想1962年)、《新纪元》1908(幻想2000年)
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参见: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
我以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公案侠义、谴责、科幻——来说明彼时文人丰沛的创作力,已使他们在西潮涌至之前大有斩获。而这四个文类其实已预告了二十世纪中国“正宗”现代文学的四个方向:对欲望、正义、价值、知识范畴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如何叙述欲望、正义、价值、知识的形式性琢磨。奇怪的是,“五四”以来的作者或许暗受这些作品的启发,却终要挟洋自重。他们视狎邪小说为欲望的污染,侠义公案小说为正义的堕落,谴责小说为价值的浪费,科幻小说为知识的扭曲。从为人生而文学到为革命而文学,“五四”的作家别有怀抱,但却将前此五花八门的题材及风格,逐渐化约为写实现实主义的金科玉律。
……我们要感叹以“五四”为主轴的现代性视野,是怎样错过了晚清一代更为混沌喧哗的求新声音。即使前文对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仅做点到为止的回顾,我们应已了解那不只是一个“过渡”到现代的时期,而是一个被压抑了的现代时期。“五四”其实是晚清以来对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收煞——极匆促而窄化的收煞,而非开端。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内外融合模式例2
政治抒情诗——郭沫若:《新华颂》(1949)、胡风:《时间开始了》(1949—1951)
游离政治斗争的自由主义书写:巴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1951)
潜在写作: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1949)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巴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节选)
……这不是故事,这不是空话。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在这里没有一个人对它表示怀疑,可是所有的人都带着惊疑和痛苦在问自己:怎么能让这种事继续进行了五年?怎么能够束手让那五百万无辜的人白白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