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8第 108 章(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玉寒中举之后,不是有书生过来拜访,便是村子里念书的孩子请教问题,甚至邢老夫子还邀请他去村里的学堂上课,还有赶远路过来想给他当学生的。

这大半个月,张玉寒一出门,身前身后便跟着一大堆人的情况,也算是村里一景了。

这也是张玉寒不愿多呆的原因,按他的说法,再呆下去,他连上茅厕的时间都快没有了。

罗美娘这边还好一些,虽然她不用帮着忙活,不过隔个半日一日的,李氏和罗富贵便要过来一趟,两家住得近,串门方便,她爹娘怕他们上京吃不到家里的土产,在村里收到啥山货都要带过来。

一点一点的,积攒下来的行李便极多,除了她爹娘外,唐氏和张大福对这项工作也挺有爱好的。

要是再留下来,罗美娘怕几马车都装不完。

罗美娘一家子在府城停留了三日,罗美娘还抽空把李桂叫过来一趟,结算了今年庄子上买粮的银子,因这一年她精力大部分县里的花田上,府城这边种的都是稻麦,许是有徐绍之先关照过,今年倒是没花商再去骚扰李桂。

罗美娘把庄子和院子都托付给聂恒和柳兰兰,该告别的也告别了,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大门一锁,家里一个丫鬟都没留,起个大早启程。

这些日子接连赶路,罗美娘还担心闺女会出问题,谁知道妞妞却很欢喜,平日罗美娘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拘束她过来背几首诗词,写几张大字啥的,枯燥得不行,这些日子罗美娘没空管她,,妞妞再没有不开心的。

……………………

张家一大家子这一回动身,因着快到冬日,天有些冷,又都是小孩妇孺的,所以马车也是重新收拾过的,张玉寒早就和护送景泽明上路的严护卫研究好路线,打算先做马车,后坐船上京。

因严护卫带了徐绍之的凭证,张家一家子一路上都是住的驿站上房,也算是沾光了。

及至码头上船时,罗美娘这辈子头回乘船,也算是开了一回眼界。

一下马车闻着扑面而来的咸涩江风,罗美娘都觉得浑身毛细孔都激灵起来,耳边听着景泽明小嘴叭叭着他从京城过来路上在江上遇到的种种险湾,还有时而偶遇的各种悬崖峭壁,湍急激流,壮丽山水,真是恨不得马上就上船去。

倒不是她一人表现得这么土鳖,北边人大多没见过座船,家里包括丫鬟还有妞妞阿才,嘴都张大了。

张玉寒还好,比较会装,而且在闺女和弟子面前,也要面子,一直没让人看出来。

严护卫看他们这样,分了他们一盒子晕船药,笑道:“没坐过船的人最好先准备准备。”

罗美娘很是深以为然,于是一人分吃一颗,倒是阿才和张玉寒上省城赴考时也坐过船,当时他们都没晕,所以都拒绝了罗美娘的好意。

这艘座船上一大半是北苍省上京赴考的举子,很多都是一个主子身边带一个小厮,像张家这样举家出行实在很少。

不过张玉寒倒是跟其中好些人都认识,一一都打了招呼,因为船主开始让人上船,所以一开始的热闹之后,都没人再走动。

有严护卫等人帮忙,张家的行李早就上船了,船只有两层,里面隔成一个个小房间,各种设施都十分齐全。张家统共订了三个房间,罗美娘一家三口一个,护卫和丫鬟一个,阿才和各种能随时取用的行李在最后意见。

头日上船,罗美娘在甲板吹了大半天的风,接下来就忙活开了,因为张玉寒和阿才晕船了。

罗美娘带了不少治晕船的偏方吃食上来,让丫鬟把带上船的橘子膏化开,笑:“妞妞吃了药都不晕船,叫你们逞强。”

张玉寒已经吐过一回,趴在床上委屈巴巴道:“媳妇儿,你都不心疼心疼我。”

罗美娘捏捏他的脸,笑:“不心疼你我早就出去赏景了。”

张玉寒用她的手贴着脸:“赏景哪有赏人好?”

罗美娘摸摸他的脸,凑了过去,张玉寒还以为媳妇要非礼他一回,眼睛都闭上了,罗美娘忍笑在他耳边道:“赏了几年,都没啥好看了,我跟妞妞明哥儿出去看水去。”

还没起身,张玉寒直接就把她抱住了:“媳妇你真是无情哟。”

罗美娘推开他想凑过来的脑袋,道:“好好歇着吧,没事就好好复习功课。”她琢磨着有系统容帮他引开注意力,晕船症状应该能缓解一些。

张玉寒就叹一口气:“做学问也不在这一日两日的,你男人从来都不干临时抱佛脚的事情你不知道吗。”

罗美娘心中一乐,最后还是留下来陪他,也幸好张玉寒吃了晕船药,一日之后便不晕了。

这时座船也转入水面一望无际的京陆渠了,许是水面平缓,很多人的晕船症状也消解了,船上的读书人也开始互相拜访,吟诗作对啥的。

罗美娘倒是已经看腻了水景,不过就算看腻了,也没办法,这年头出行路途遥远,就算走水路也要得好长一段时间,罗美娘不得不另外找些消遣,这便在清点箱笼时发现的了一叠子码得整整齐齐的宣纸,一张张看下来,竟是一大叠公爹那桩官司的详情,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曲县的交通资料。

纸上的字迹一半龙飞凤舞,十分熟悉,俨然张玉寒书写的;另一半罗美娘瞧着也有些眼熟。

她等张玉寒回房间之后,问了几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