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正妃(第3页)
这北静王之祖乃是开国时第一功臣,初代北静王去后,第二代北静王对皇家也是忠心耿耿,及至到了现任北静王承袭王爵,只安享尊荣,毫无权欲之心,在光禄寺卿闲职上自得其乐,如此臣子,圣上自然喜欢。
再等听了北静王是为了世子婚事而来,想给世子求娶的还是坚定忠心于他的荣国府闺女,想到荣国府现除了贾政这个六品工部主事外,余者再无在朝为官之人,再想到北静王妃娘家也不过平平,可见北静王家仍无它心,圣上心内更是喜欢,痛痛快快应下北静王所求,说会择吉日传旨。
北静王看圣上心情甚佳,便试探着再求了王妃身上不好,想让王妃尽快安心等话。
圣上听他说得可怜,再见他也一脸虚相,便道:“朕准了,爱卿且回去安心等着罢。”又笑道:“爱卿正当壮年,也要注意保养,今年秋猎,朕还要看爱卿的本事!”
北静王忙道:“臣比不得圣上弓马娴熟,只求不被人笑话就罢了。臣厚着脸皮再求一句,若圣上秋猎猎得了什么,能赏臣一份儿,兴许臣沾染了圣上英武之气,还能进益些。”
圣上大笑,最后,北静王带着两个太医和一个仪鸾卫回了王府,说是专教他骑射。
仪鸾卫可是圣上亲卫,与没甚实职更多是荣誉称号的龙禁卫不同,仪鸾卫里各个都是圣上心腹,极厉害的高手,圣上能暂借北静王一名仪鸾卫做骑射先生,那简直是荣宠深厚。
命人好好的把太医和仪鸾卫安置好,北静王看天已晚了,也懒得先回书房喘口气略歇歇,直接到了王妃殿内,把消息告知王妃。
北静王妃听得北静王亲口说了圣上要择日降旨,激动得又咳嗽许久,对北静王温言软语抹着眼泪说了许多话,说能和王爷成婚真是三生有幸,听得北静王心内顿生豪气,连连许诺伴驾秋猎时定给王妃亲手打了猎物回来。
因累了一日,当晚徐侧妃再遣人来请,北静王便随意打发了,没去徐侧妃院子。听得回报,徐侧妃恨得一夜不曾好睡,翻来覆去猜测王爷看了王妃便入宫,入宫回来又去见王妃,究竟是所为何事。
叔叔已经升任知府两年,再到明岁便是三年,靠着王爷说不定便能调动再升一级。她现是从四品出身,王妃父亲生前是二品大院,可如今她家早已大不如前,族中男子最高也不过四品罢了,说来王妃比她高贵在哪儿?不过比她早生几年,得了圣上赐婚,又有世子!
王妃病病歪歪好几年了,眼看没几年好活。王爷还年轻,总要重立王妃的。
王爷一贯宠爱她,若是她能有个孩子,那王爷继妃之位……
徐侧妃几乎一夜没睡,到了时辰起身,她拿出私房银子吩咐人:“再往外头去寻好大夫,我不信我怀不上!”
北静王妃的人一直在盯着徐侧妃动静,见徐侧妃又往外去寻名医回来,立时便报给王妃。
“随她去,不用管。”北静王妃一口饮尽碗中苦药汁子,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漱了口吩咐:“把账本拿来。”
左右是生不出来,随便蹦跶去罢。现在她没空管这些人,要给她亲自挑中的好儿媳妇备一份儿礼。
等她哪日走了,贾元春就要替她撑起门户,好好护住溶儿。
因北静王在圣上处求得恳切,圣上把这事记在心上,当晚命人去告诉皇后,第二日便吩咐选个好日子去宣旨,册立荣国公贾代善之孙女,一等将军贾赦之侄女,工部主事贾政嫡女贾氏元春为北静王世子妃,要快。
圣命一出,底下人自然忙着办事。圣上又觉贾政现今只是六品主事,如此北静世子妃出身便不大好看,又命把贾政略提上一级,升为正五品工部郎中。
郡王世子婚事本应由礼部和宗人府全权负责,但因北静王是异姓王爵,便不需礼部宗人府,只由圣上身边太监去传旨赏赐,余下礼节由北静王府和荣国府自办,事儿办得快,便是给北静王府和荣国公府的赏赐在两三日内也尽皆齐备,六宫都太监曹全德便奉旨出宫,往北静王府和荣国公府各自宣旨。
北静王虽现身无实职,可北静王家毕竟是开国第一功臣,各地旧部无数,何况一个郡王爵位放在那里。是以除身担正二品九门提督之职,麾下掌着八万将士的二皇子外,太子和三皇子早都想招揽北静王,也都盯着北静王世子妃之位。
这两三日间,皇后先得知圣上已定了让荣国府贾元春为北静王世子妃,知道北静王世子妃之位是争不成了,便谋划起两个侧妃之位,从忠于她和太子的四五品官员家中择出两个出挑的,在圣上面前举荐。
等戚贵妃也知道了此事,不想让皇后白白占这个便宜,便也从忠于三皇子的官员家中挑得几个女儿,荐给圣上为北静王世子侧妃。
近年来,圣上和太子嫌隙渐深,与皇后情分早已淡薄,不过尊重而已。他先听得皇后之言,便已不快,但不想为了两个侧妃就驳皇后颜面,让夫妻父子更加疏远,是以勉强应下。
但等戚贵妃也给他举荐侧妃人选时,圣上不免恼怒他妻妾儿子们竟连两个侧妃之位也争。
把戚贵妃斥了几句,圣上索性连皇后的人选也不用,今岁非选秀之年,圣上便命太监报来哪家有十二三四岁还未定亲,年岁合适的闺女,亲自挑了两个素来不和太子皇子们掺和在一起的人家女儿,命一同宣旨给北静王世子做侧妃。
圣上亲自挑出来的两家,一家正是北静王在光禄寺的下属,从四品光禄寺少卿杨德礼之嫡幼女杨清韵,年十四,一家是正五品吏部郎中席成之嫡女席倚云,年十三。
北静王世子水溶一位正妃两位侧妃都是圣上亲赐,最低也是五品官家女儿,不提圣旨到后,北静王妃心内何等快意,徐侧妃又是怎么暗恨,便说荣国公府内,贾母率子孙们在荣禧堂内领旨,本是心内皆慌,不知是福是祸。
但见了曹太监满面是笑,贾母心内暂安,又暗暗期待是元春的婚事成了。
可若真是她所期待,怎么端午两家走礼,北静王家还并没露出意思来?
领着子孙们在香案前跪下接旨,听曹太监命贾政出来接旨,贾母听曹太监宣圣上升贾政为正五品工部郎中,先有些失望,后又想不过升个正五品郎中,何须正四品的曹太监亲来传旨?定是后面还有旨意。
果然曹太监看贾政接了旨,众人要起身,他笑道:“还有一份圣旨,请贾郎中嫡女出来接旨。”
贾元春稳住心神款款起身。
贾母看贾元春步伐端稳越众上前跪在她身旁,不住祈祷是他们心愿所求,可千万莫是别家。
看贾元春跪定,曹太监方宣圣上封贾元春为北静郡王世子妃,令两家自行另择吉日完婚,又笑呵呵道:“贾大姑娘,接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