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哈(第1页)
岳宁其实并没有想为难他们的意思。
余清的目的从她安排的时间上,大概也能猜出:一是为了在她收到录取通知书前后的时间恶心她,不管收到录取通知与否,都让她高兴不起来。二嘛,不就是为了断她刚开出来的这条文路吗?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个圈子很小。
就算《收获》这边压下来,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如许编辑所说,他们可以接受有瑕疵的作品,但无法接受有瑕疵的作者,别的杂志社又如何不是这个原则?
余清再利用在圈里的关系大肆添油加醋一把……
从此之后,她便与一流杂志社无缘。
很快,就会如流星一般,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然后消失在天边。
所以,其实只要和《收获》这边说开误会,那么余清的算计也就被打破了。
只是,刚刚两人说的话,实在是让人心中不平。
大概翻译一下不就是:我们知道你委屈,但是你的委屈和冤枉以及你的文章都是小事,犯不着因为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闹出风波,平添不必要的困扰,所以,你那小我能舍就舍了吧,这件事就这样过去,吃个哑巴亏得了。
岳宁未尝不知道,这的确是个好的解决办法。
抄袭这种事,无声无息过去是最好的,一旦炒出舆论,就算她是被害者,也会不明白其中真相的吃瓜群众说是非,以讹传讹,白的也会染黑。
但岳宁不想就此罢休。
以后还要在北京待下去,这里是余清的主场,若不能一击打趴下,以后还指不定搞多少这样的事。
所以,这次她才由着余清折腾。
而且,除了这叠可以证明创作时间的底稿,她还有一张王牌,一张可以让余清声名扫地的王牌,只是现在还不到拿出来的时机。
就像这篇文章,本来也不是打算现在发的,更不是想从《收获》发出去的——她一会儿还有个约,约的那两个征文同期见面,这檄文也是给他们看的,让他们帮着看看措辞,再找家以批判见长的报社,后期发出去。
没想到现在倒派上用场。
对面两人与文字打交道这么多年,都是高手,扫一眼便知道,这一页纸中,有多少骂人不带脏字的精妙语言。
许编辑职业病犯了,竟然做起了点评:“写得挺好。”
旁边梁主编瞪他一眼,他赶紧住嘴。
梁主编放下稿子,默了一瞬,才说道:“小岳啊,你这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们也是为大局考虑,为你的前途考虑,一旦闹出这样的绯闻,对我们都不好,为什么不能忍一忍,何必再去无谓地折腾呢?”
岳宁像听到什么笑话:“折腾?她用见不得光的手段偷了我的稿子,抄袭了我的文字,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难道还错了不成,又何来折腾一说?”
“理是这样没错,可是这世上的事,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还有很多是说不清楚的。你还年轻,等你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也许就懂了……”
“那应该不会。就算活到一百岁,对我来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来没有折中的说法。”她顿了一下,缓和语气,才继续说,“不过,您有一点说的在理,贵社是国内一流的杂志社,倒真犯不上为了我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无端沾染风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我能理解。”
她这么说,许编辑有点着急了,连忙接话:“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不爱惜你的才,也不会给你开这么好的条件,这件事本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大可以直接退稿……”
“您说的没错,您可以直接退稿,任何有问题的稿子您都可以直接退掉。”
“只是,您二位都从事文字工作多年,是这个圈子数得上的领头人物,如果您二位面对这种无耻的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又如何谈文学复兴和文人风骨?”
两人默然。
话说到这份儿上,也就没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他们不会让步,她也不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