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第2页)
“娘娘放心,福康宫一直有人打理,不曾荒废,今秋又修缮过,姑母回京可立即入住。”
太后便点了点头,说来当年她与秦国公主也算是有些私交,如今物是人非。
赵琛的经历和秦国公主有些相似,若没有赵璟,若她真是女子,他多半会将秦国公主的路走一遍。
当年秦国公主同他一样,在成亲之前开府,不过秦国公主连面子功夫都没做,开了府又悔婚,没成亲却直接出宫住在了公主府。
后来因判开封府有功,理宗特许扩建公主府,改福康宫。
历来只有皇帝、太后、皇后、皇太子的住所称作宫,公主府改名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如今这位差点就要名正言顺成为女帝的公主要归京了。
第二日一早,赵璟还未起身,赵琛便同太后一道出门去往延庆观。
后宫妃嫔一年可以出宫一回,需当日往返,从前太后出宫,除了长信侯府便是那延庆观。
赵琛去过几回长信侯府,这延庆观倒还是第一次来。
今日是腊八,恰巧又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各个寺庙也要送粥。
京中大寺庙都会给有缘的香客赠粥,具体多有缘就要看这一年添了多少香火钱又在庙中点了多少长明灯了。
延庆观不远处便是太平兴国寺,寺外搭了施粥棚,这一日,不拘男女老幼贫穷富贵,只要来了都可得一碗腊八粥。
从前年景不好的时候施粥是义举,如今百姓大多丰衣足食,众人来讨粥便是图个喜庆吉祥。
高门大户也会互赠腊八粥,各府上的粥略些不同,都有各自的粥方,最精致的自然要属宫内赐出的。
这一日,宫门一开,便有内侍提着粥送至各府,送粥无法骑马,便全靠脚力,因手上拿的是粥还需小步急趋才能保持平稳。
因而宫中送至各府的粥,若是在内城还好些,距离远些的,送到也便凉得差不多了。
靖北王府还在内城,他又位高权重,内侍不敢怠慢,另加了些灶灰细炭,粥送到时还是温的。
寒冬腊月的,送粥的内侍硬是走出一身汗来。
宫中赐粥一般不多不少,装满一个食盒恰好,小巧玲珑四只碗也足够各府上的人都分得一些,人丁兴旺的每个人便分得少一些,人口少的便多一些。
靖北王府人口不多,张初原以为那宫中赐出的粥,怎么也该有他一份,那可是御膳,说不想尝尝是假的。
他可不是萧远,三天两头入宫去,时不时便要留膳。
只是他等来等去没等到,只好腆着脸主动去寻萧远,萧远正在吃粥。
那红木的食盒已是开了两层,桌上放着一只空碗,萧远左手捧着一只巴掌大的冰裂纹瓷碗,右手则拿着精致的汤匙,舀了粥,一口一口往嘴里送。
久在军中的人,吃东西都是很快的,萧远也是,不大的碗,不烫的粥,两口也就差不多了,他非拿个勺。
张初看得牙酸,知道这一食盒的粥是没有他的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