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十三章修(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也是奇了怪了,柳昀自十七岁入都察院,七年下来,一直端着一副近乎冷漠的公允姿态,从未见过他对谁网开一面。

朱悯达想,这样也好,眼下他与老七势如水火,两个胞弟都不堪大用,若能凭此事赢得都察院的好感,不说支持,哪怕一星半点的偏重,于局面也是大有益处的。

想到这里,朱悯达又对柳朝明和缓地说了句:“辛苦柳大人。”也不理仍跪在地上的两位殿下,转身走人了。

等一干子内臣侍卫都随太子殿下撤了,朱南羡这才拍了拍膝头,方要去扶苏晋,柳朝明在一旁冷冷道:“苏知事,起身吧。”

朱南羡的手往右腾挪一尺,拎起了晏子言。

朱十七从地上爬起来,往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仍哭得抽抽嗒嗒,朱南羡十分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转头

去问柳朝明:“柳大人,那这代写策论一事——”

柳朝明默不作声地从怀里取出苏晋的策论原本,置于方才的灯台,烧了。

柳朝明道:“此事已了,不必再提。”

晏子言意识到柳朝明将实证一烧,非但帮了苏晋,也帮了方才烧策论的自己,立时拜道:“多谢柳大人,翰林那头下官自会打招呼,必不会再漏什么风声。”一顿又道:“只是,十七殿下那边……”

朱南羡当即会意,踢了踢十七的腿:“问你呢,你这是找了哪个不长眼的才把事情捅出来的?”

朱十七啜泣道:“我统共就找了小侯爷两回,他帮我找人代写,出了事,自然让他想办法。”

这话一出,苏晋便明白过来。

晏子言把她的“清帛抄”拿给太子殿下看,朱十七却说认得她的字迹,引来朱悯达生疑,朱十七惊慌之下,找来任暄想辙。任暄却怕引火烧身,只好卖了苏晋,把她的策论原本呈交刑部。却又怕叫人查出端倪,才来应天府让苏晋逃的吧。

那么方才晏子言一番话,说仕子闹事当日,她出生入死之时,躲在茶坊里战战兢兢的几个大员里,便是有任暄的。

原来,将她告到刑部的也不是晏子言,而是这个贼喊捉贼的任暄。

苏晋想到此,并没觉得失望亦或愤怒。

众生百态,天下攘攘皆为自己而活,自然有人为了利字而将义字忘尽。

这一番经历,就算给自己长个教训。

朱十七本以为自己这回少也要挨一通棍子,没成想代写一事就这么结了,大喜之际尚有一些余惊未定,攀住朱南羡的胳膊抽抽嗒嗒道:“十三哥,我算是瞧明白了,这皇宫上下,只有您对我最好。您这回冒着被剖肚子的危险,帮我顶了大皇兄一通训,下回、下回我也替您挡刀子!”

朱南羡无言地看着他,抬手将他从自己的胳膊上扒拉下来,道:“你,过来,本王有几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他负着手,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公堂外一棵榆树下,对跟过来的朱十七道:“十七,你实在是想太多了。本王此番大义大勇,并不是为了你,且大皇兄没因此责罚你,本王十分惋惜。本王有句话要叮嘱你,下回你写文章

,找天王老子代写我都不管,你若胆敢再找苏知事,当心皇兄我打断你的腿!”

朱十七如五雷轰顶,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眨了眨,瞬间泪盈于睫。

幸而朱南羡在他又哭出来前,命内侍将其拖走了。

此间事了,晏子言率先告退,去翰林院善后了。

柳朝明遥遥对朱南羡一揖,亦要回都察院去,苏晋跟在他身后,轻声道:“多谢大人。”

柳朝明没有回头,脚下步子一顿,问了句:“怎么谢?”

时已近晚,长风将起,苏晋极目望去,只见宫阁楼台,不见山高水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大人之恩,下官深铭不忘。”

苑角一丛荒草,无人打理,却越长越盛,秦淮雨止,是盛夏到了。

柳朝明看着那一丛韧如丝的荒草,忽然想起老御史的托付。

“苏时雨,本官有句话想问你。”

“大人请说。”

柳朝明道:“你可愿……”

话未说完,戛然而止,因为他听到身后有人带着一分犹疑两分关切还有七分故作镇定问了句:“苏知事的伤可好些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