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1362大宁(第1页)
“国用不足,我等朝臣还是要以国事为先,想方设法补充国用,不能全部为自己着想。
有国才有家,徐、魏两家都是世受国恩,可不是那些平头百姓,只有国家好,我们两家才能更好。”
魏广德多少能猜到夫人的想法,不过这点上他还是很看得开。
实际上,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已经不是钱了,而就是数字。
再多有什么意思,那怕魏家夺的天下全部财富又如何,那时候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天下人觊觎,也就到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了。
现在家里有上万亩田地,还有大量投资可以源源不断为家族赚取银钱,可以说家人随意挥霍也不会减少,只会变得更多。
因为,真没多少花钱的地方。
徐江兰听到魏广德的话,也觉得不错。
只要大明还在,凭借魏国公府的关系,自己的孩子只要不犯下造反的大罪,也不会有什么人敢招惹。
就算魏广德以后告老还乡也是如此。
“对了,府里去兰州采购了一批兰绒,打算给家人都做一身内袄。
这批兰绒采购可是不易,花进去不少银子”
转头,徐江兰就把松江府建新城开港的事儿抛到脑后,对魏广德说起府里的安排。
“还是借着你阁老的身份,才把兰绒凑齐,其中一系本来是打算进贡到宫里的,只是数量不足,才给了府里一些,宫里的要明年凑齐一并送进去。”
徐江兰说起兰绒,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毕竟,这批兰绒品质上佳,与贡品无异。
府里三年前就派人过去联系,好容易才凑齐一家的量。
别看家里的商会已经有了羊绒织品,但是和兰绒相比,还是差了许多,所以徐江兰并没有取销之前的订单,依旧每年派人去兰州采购。
“快入冬了,府里下人的冬衣安排好没有?”
听到这里,魏广德点点头,随即问道。
“已经做好了,都是一身棉袄、一身羊绒,不会丢了你阁老的面子。”
到这地步,很多时候下人也是主子的脸面。
不管主子身份地位多高,可要是下人穿着寒酸了,对他们也是影响。
“料子上可不能马虎,绝对不能用上等料子。”
魏广德提醒一句。
羊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上等的那是给京城勋贵、官员和富户准备的,要是府里下人也穿着上等羊绒,那出门被那些人看到,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但那些人肯定不会再使用羊绒,他们宁愿穿更厚实的棉衣,也绝对不会使用羊绒。
“放心好了,我省的。”
徐江兰乐呵呵说道。
随后十数日,京城向西面三屯营和辽西走廊的快马日益增多,大量情报不断被送回来。
锦衣卫的情报获取还是值得信任的。
辽西明军只是根据行的蒙古军队行进路线分析出目标在辽西走廊,可毕竟只是一种猜测。
按照辽西走廊上城镇的重要程度,戚继光判断蒙古鞑子的目标是锦州,因为这里是最富庶的区域,便于他们抢掠。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和锦衣卫的汇报一致,黄台吉带领的四万蒙古骑兵目标直接奔着锦西去的,但也不排除打算在锦西入寇,然后转道向南拿下宁远。
毕竟,两地相距太近。
实际上,锦西就是后世的葫芦岛市,而宁远则是相邻的兴城市,两地直线距离不过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