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前世的沈锦跟着爷爷奶奶住,爸妈离了婚都不愿意要沈锦,就扔给了爷爷,由爷爷教养,每月打点生活费啥的,加上老两口的退休金也丰厚,日子也还自在,不愁吃喝。

只是没有父母照看,有些孤僻。

谁能成想,再度投胎转世后能有一对爱他如珠似宝的父母。据说爷爷沈源年轻时因为科举伤了身子,唯一的儿子也因病没了,奶奶身体不好也不能再生,没办法,就过继了亲弟弟家最小的幼子。

爷爷读书好,还在前朝时期便考了秀才,还是廪生,逃难这些年也全靠着这身份,免去了不少刁难,顺利在清水镇落了户。后来靠着教书,置办下了一座不小的两进院子,把前面的院子做了私塾,后面住人,日子过得也还算是不错。

沈源对后代的教育极看重,也压着儿子沈青读过几年,见实在没有科举的天分才算罢了,找了关系让沈青去做了个账房,十几年过下来也混到主子面前去了,一来虽然时常需要跑外去郡府或是府城查看生意,一月工钱也有十好几两,比在地里刨食自在。

因此,他亲爷爷沈二膝下的叔伯们都可嫉妒,觉得是沈青占了他们享福的命,平日没少背后说闲话。要不是两边老人还在能压得住,加上他们还忌惮沈青和大户人家的关系,估计沈锦一家日子过得还没这么舒心。

陈氏一生有三子两女,算是沈家妯娌里生的最多的。老大沈恪性子稳重,如今二十有三,膝下独女今年五岁。娶妻李氏,是本地一户农户的长女,虽家境一般,但胜在清净,二老都不是惹是生非不好交往的极品,子孙也繁盛,陈氏才聘了李氏女当了长媳。

主要是看重李家下一代子孙多,也因为这,陈氏总觉得自己看走了眼,对李氏多有些不满。

然后是长女沈莲,在沈锦出生前便已经出嫁,因为离得远,平日少回娘家,沈锦对其了解不多。据说人很温和,有点小心思但大面上少有出错。因为幼时家里孩子少也曾受过一段时间宠爱,所以对弟弟妹妹的出生就格外不满,只和大哥关系还不错,大嫂李氏却对其并不感冒。

二哥沈烈人如其名,性子风风火火,果断爽利,虽然也不爱读书,但跟小伙伴们关系都不错,在镇子上年轻一代里很吃得开。

沈烈脑子活,见读书不成后也不自暴自弃,因为不好再让老爹去卖脸把自己塞进商队,自己给自己找了个书肆里的师父,在镇上最大的书肆当伙计,打算走老爹的路子,历练个几年后也找个东家当账房,每月也有个一两银子的工钱。

而家里最小的就是十岁的二姐沈蓉和四岁的沈锦。沈蓉性子火辣但善良,对这个最小的弟弟跟她娘一样看重,尤其是在沈锦有意显露出自己的好天赋后,甚至连平日端盘子洗碗的活计都不让沾手,就一心让爷爷或者哥哥教弟弟识字念书,争取读出个好前程让家里日子过得更好。

以后她出嫁了,娘家好她在婆家腰杆子才硬!

第2章

◎沈家◎

把娘给自己买的小毛笔仔细的放在书桌上,沈锦换下了身上出门才穿的外袍,换上细麻布做的外套,出门往爷爷房间走去。

沈家院子说是二进房,看着好像面积不小,实际上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前院原本只有一排两间正屋两间侧房,其中一间侧间改成了书房,用来接待学子报名考校之用,父亲他们有时算账也会用。

其余三间房就都做了教室学堂,按照年纪和所学划分班级甲乙丙。

丙班大多是只为求学几个字,将来好找个体面活计的,也有一小半觉得自家孩子聪明,想往科举上想想又没有基础的,在学完三百千后考核通过便会送到乙班。因为人多,也是占据了最大的正堂的。

乙班的学子就有了些基础,有的是家里本就有些钱财,或是家里有人读书能有条件教了些的,能读熟三百千,好些的还有对四书五经通读过的,都是打算往科举使劲的。

这样的学生爷爷往往会经过一些考核,考得好的送去甲班,读个一两年就可以下场试试,没考得好却还有些天分的就会送进乙班。

实在不行的要么劝说家长先让孩子去丙班重新教育,要么就只能拒收。作为整个清水县少有的廪生,还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算沈源七十了,也还是会有大把的人家愿意把孩子送来。

这样的人,就有资格任性。

而后院现在住着爷奶、父母、大哥大嫂、二哥沈烈、二姐沈蓉和沈锦自己。后院面积没前院那么大,正屋两间,左边的住着爷爷奶奶,右边住着父母。

大哥沈恪和李氏住在左边侧房,另一边就是厨房,角落里堆着干柴,院墙和厨房之间的夹角处养了五只老母鸡,为全家人的营养添砖加瓦。

二姐沈蓉带着小侄女沈巧儿住的是原本大姐住的房间,在右侧靠南的房间,距离院后过道比较近。大姐出嫁后沈蓉就从父母房里搬出来住了进去,巧儿懂事些后就姑侄俩睡一张床。虽小了点,比起其他家得几人挤一间房的姑娘,已经算是极好了。

右边的侧屋就是住了沈锦和二哥沈烈。原本那户人家是把这间房作为仓房的,所以建的比较大,一间能顶隔壁沈蓉房间一间半。兄弟俩原本也是睡一张床,架不住沈烈睡觉不老实,拳打脚踢,沈锦“哭”了几回后沈青便给大儿子在对面放了一张床。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