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沙漠绿洲(第3页)
赵秋燕看着眼前这些,高鼻深目的人,
她一边回忆着,自己以前在书本上看过的楼兰姑娘,一边感觉眼前这些人,特别像楼兰人的,说道:
“万里,你说,眼前这些人,该不会在古代的时候,就是所谓的高车人,又或者是铁勒人吧?”
这个时候,万里带着赵秋燕,来到了路边,一个卖哈密瓜和葡萄的地方,
他笑着询问着赵秋燕,说道:
“赵秋燕,你是喜欢吃哈密瓜,还是喜欢吃葡萄啊?”
只见,赵秋燕看着眼前,金灿灿的哈密瓜,
她要了一个哈密瓜,说道:
“咱们先买上,一个哈密瓜,切开之后,尝一尝,如果吃饱的话,就不买葡萄了,没吃饱的话,我们再买一串葡萄吃……”
只见,当卖哈密瓜的老汉,切开花蜜瓜,递给了万里和赵秋燕手里面之后,
他们两人吃着,眼前生长在沙漠深处的哈密瓜,感觉无比香甜的,说道:
“我的天呐,沙漠里面的哈密瓜,也太好吃了吧,甜度真的是好高呀,看来,在这种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有利于水果甜度的增加啊……”
王长明更是一边吃着哈密瓜,一边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的,说道:
“说实话,赵秋燕,如果我们不来,眼前克拉玛依这个地方,参加油田大会战的话,也不会吃到,这么好吃的哈密瓜啊,真的是太美味了……”
只见,当两人吃完哈密瓜之后,又买了一串儿葡萄。
相比哈密瓜来说,葡萄更好吃,
至于眼前的葡萄,是什么品种,两人也说不上名字,
但是,至少,他们在800里秦川的那个地方,是没有见过这种品种的葡萄的,
而且,这种品种的葡萄的甜度,也非常的高,味道特别的甘甜。
只见,当两人吃了香甜的哈密瓜和美味的葡萄之后,又来到了不远处,大名鼎鼎的坎儿井。
以前的时候,赵秋燕在书本上看过,关于坎儿井的介绍和记载,
可是,当她真正的看到坎儿井的时候,还是被眼前的坎儿井,给震撼了。
只见,赵秋燕一边看着眼前的古老的坎儿井,一边娓娓道来,说道: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听着赵秋燕的介绍,万里突然感觉赵秋燕,非常博学多才的,说道:
“我的天呐,赵秋燕,看来,你不仅是一名钻井技术员,还是一名历史学家呀,把坎儿井简直研究的太透彻了……”
这个时候,赵秋燕从自己口袋里面,拿出来一个空瓶子,
她从坎儿井里面,灌了一瓶水,尝了一口,感觉特别甘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