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供佛(第2页)
当字姓灯笼成为祈福的重要道具后,时人为了跟鬼神表达自家迎神接神的虔诚,又生了逢年过节更换新灯笼的传统。
京城人多,有过百万的常住人口,连带的灯笼铺子也特别多,以至一条聚了众多灯笼铺子的大街被称为灯市口(狗头,架空啊)。
正因为京里有如此多的灯笼铺子在,封爵圣旨下来没两天,显荣就备妥了书了“诚意伯府”的新字姓灯笼。
只谢尚以为诚意伯封的是他爹谢子安,一定要等他爹来京后才替换家中灯笼,所以年前最后一次早朝就没用,连带的文明山也今儿才得见谢家新灯笼。
谢知道不是头一回进宫,头一回参加朝贺,却是头一回用“诚意伯府”字样的字姓灯笼开道——虽说谢子安进京后第一时间就启用了新灯笼,奈何有限的两次出门都是大白天,用不着灯笼。
坐在八抬大轿里,谢知道一路看到自家灯光所过之处,其他上朝官轿的主动避让,不禁心生自豪:他谢家在京城可算是有了不错的声望根基,今后他子孙的富贵再不仅限于雉水一隅。
他子孙的成就不仅拉了其他十二房人一大截,更是超过了他爹,他对他过世的娘终于有了交待。
……
近一年的布政不是白干的,已然习惯了在山东地界跺一下脚地都要颤三颤的谢子安压根没在意行路被让道的芥末小事。
谢子安的目光透过轿窗,望向前方黑暗里自家新字姓灯笼照出的影绰,自然想起老子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封爵固然是福,谢子安心想:但自古福祸相依,福明祸暗,想趋福避祸,他行事必是得上善若水,以谦为心——《易》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谢尚坐轿子经过文明山家,看到门内候着的文思和官轿,不免暗想:今儿他父祖都在,势不能跟往常一样和文明山一块儿吃早饭。文明山对此应该早有预料吧?
毕竟文明山是有些聪明的。
再就是待会儿见到一众同年,得给他爹和他爷引荐。
似他爹还好,他爷年岁大了,早年就拄上了拐,偏今儿进宫不能用,如此几个时辰的朝会站下来,也不知能否撑住?
他爷精力有限,引荐时他得长话短说,不叫他爷费神……
宫门外落轿,谢知道在儿孙的搀扶下乐呵呵地下了轿。
抬手正欲说话,不想转头功夫眼角映入轿侧宫道上似火龙一样延绵至天尽头的车马人轿——谢知道怔住:他家轿子后头何时竟跟了这许多的人,许多的灯?
瞧这繁盛闪耀的灯光人流竟比他家乡雉水城元宵节时的东街还红火辉煌!
谢子安眼见他爹站立不动便跟着瞧了一眼,随即一样怔住——谢子安上朝也是头回到这么早,到这么前,见到这么壮观的灯队。
不过近年来襄助了太多场燃灯供佛法会的谢子安很快回过神来,感叹道:“‘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这上元节虽说一年一度,但俗语说‘天上七日,世间一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