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知错(第3页)
张夫人攥紧帕子,期期艾艾地说:“是二哥帮忙说合的。”
秦老夫人讥刺道:“国子监讲经的博士,又不是街头经纪,能有门路给你说合?他这么大本事,怎么不自己买下来?”
张夫人这才转过弯来,是呀,二哥为啥自己不留着铺子?
家里又不是拿不出两千两。
秦老夫人看着她心里一阵烦躁,目光掠过门帘,瞧见荔枝的身影,问道:“什么事儿?”
荔枝赔笑道:“刚四姑娘过来,说后天平凉侯烧七七。”
秦老夫人“哎呦”一声,“我这脑子,竟然给忘了,打听一下平凉侯府是不是要做法事,在哪座寺庙,让严管事备好祭品,大爷亲自送过去。”
张夫人嘀咕道:“就是个平凉侯,昕哥儿先先后后跑了好几趟,礼数早尽到了。大热的天,用不着亲自去吧?”
秦老夫人不搭理她,重提先头话题,“往后我把味为先的利分给你四成,等大姑娘出阁,把味为先给她陪嫁过去。算起来你并不吃亏,衣锦坊就关了吧,你把房契给我,让严总管去处理。”
张夫人百般不情愿。
秦老夫人只楚昕跟楚映两个孙辈,味为先
迟早都会落在他们手里。
但衣锦坊送出去是真就没了。
怎么算还是自己吃亏。
张夫人磨蹭半天,在董嬷嬷的劝说下终于把房契送了过来。
隔天,荔枝也打听到消息。
因为平凉侯七七祭日正值中元节,几处大寺庙老早安排了别的法事,所以只在家中祭拜。
所以说人走茶凉。
如果换成势头正火的别家,寺庙必然能腾出地方来。
秦老夫人长叹声,“告诉大爷,明儿一早先去平凉侯府,回头一起去护国寺听讲经。”
平凉侯为人低调,京都很少有人知道平凉侯夫人娘家就在宣府。
她有两个兄弟都在军里,一个叫萧艮是千户,另外一个叫萧坤是怀安卫镇抚。
楚昕被活剐那天,萧艮带着四个随从风尘仆仆地从宣府赶来,一字排开站在午门前。
枪尖挑着两件棉衣,风吹过,里面柳絮四下飘散。
萧艮说:“赵良延贪赃枉法死不足惜,世子爷不动手,我也会把他碎尸万段。世子爷,属下替你开路,边关数万将士的英魂在黄泉路上护送世子。”
说着调转枪头,对准了自己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