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第1页)
谢宝扇回宫没过几日,家里就传来信儿,说是福华长公主下帖,邀请谢宝瓶到念慈庵小住,这是极大的体面,况且谢宝瓶自己也愿意,严氏回禀过高老太太和谢之华,点了妥当的丫鬟婆子,备上谢礼,她亲自送谢宝瓶去念慈庵。
一眨眼,过完元宵,宫里的日子渐渐平静下来,这日,小喜慌慌张张的进门,谢宝扇正在对账,她见她眼圈儿红红的,脸上憋得通红,拉着她的手坐下来,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小喜,谁惹你哭了,是不是安儿?”
小喜的泪珠开始往下掉,她抽噎着说道,“宝扇姐姐,赵……赵侧妃死了。”
谢宝扇大吃一惊,她站起身,不敢置信的说道,“怎么会呢,我前几日还见到她呢。”
她前日被召进东宫时,还和赵侧妃说过话,那赵侧妃是大理寺卿的女儿,性情和善,说话轻声细语,比谢宝扇还要小一两岁,平日瞧着她身子也算健壮,好端端的怎会突然死了。
去年太子妃小产,小喜和李嬷嬷在东宫时常看到赵侧妃,只因她温柔和气,东宫里的小太监和小宫女都十分喜欢她,小喜揉着眼睛,低声说道,“是真的,我刚刚听正殿的莲心姐姐说的,嬷嬷也知道这事,莲心姐姐还叫我们不要声张。”
既是不能声张,可见死得必定蹊跷,谢宝扇怔怔的,她想起那日从东宫离开,赵侧妃送她到门口,还让她有空再来,她每回笑时,嘴角边就会露出一对浅浅的梨涡,谁知再听闻她的消息,竟是她的死讯。
原本是花儿一样的年龄,还未曾真正绽放,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逝在深宫里,谢宝扇心头发涩,忍不住流下眼泪。
两人相对着默默哭了半日,谢宝扇擦干泪,她见小喜还在抽泣,说道,“走出我这房门就别哭了,叫人看到不好。”
小喜在宫里多年,自然知道这事的厉害,她胡乱点了两下头,呆呆的坐在谢宝扇身边,谢宝扇转头望着窗外,院子里有一株瘦小的梨树,今年打春早,梨花早早开了,只是天气乍暖还寒,昨夜下了一场春雪,刚开的梨花被打落了满地。
赵侧妃就这么走了,谁也不曾提起过她,仿佛宫里从来没有这个人似的,谢宝扇隐约从杨涛口中得知,赵侧妃是吞金自尽。
起因是她在伺候太子时,无意说了一句话,似乎冲撞了太子,惹得太子暴怒不已,当即剥去她的衣衫,当着宫女太监的面前,用马鞭抽了她一顿,彼时太子妃梅靖在坤安宫给杨氏请安,别的侧妃和侍妾谁也不敢相劝,等梅靖赶回东宫,那赵侧妃已被打得遍体鳞伤。
赵侧妃虽是家里的庶女,却也是千娇万贵长大的,何曾受过此等的羞辱,夜里悄悄避开众人,一连吞下数十颗金花生,就这么一睡不起。
她原是正经受过册封的侧妃,不明不白的死了,东宫知会了赵家一声,赵家来人看过,便匆匆下葬,几人再过问。
赵侧妃的死,让谢宝扇变得越发沉默寡言,若非必要,她很少再走出西小院儿,常常一整日就待在房里整理账册,太子和太子妃也几乎不再召见她。
不知不觉,便到了花朝节,沉寂多日的后宫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宫里这几年没进新人,数来数去就是那几张老面孔,杨氏在花朝节这日,特地请了各家的小姐们入宫赏花,谢宝镜做为信国公府的嫡女,也收到邀请进宫,不过当日谢宝扇留在西小院儿当差,姊妹二人并没有见面。
没过几日,谢宝扇就收到花朝节这日的花销账册,核算账册时,有一笔账她来回算了三遍都对不上,李嬷嬷见她已有些急躁,说道,“罢了,歇一会子吧。”
谢宝扇拨了一下算珠,说道,“我不累。”
近来谢宝扇瘦了许多,下巴尖尖的,瞧着就让人心疼,李嬷嬷叫来小喜,说道,“前儿不是领了两个风筝嘛,我带你和你宝扇姐姐去御花园放风筝。”
花朝节那日放风筝,谢宝扇虽未曾去过御花园,也在西小院儿见到了满天飞舞的风筝,这是主子娘娘和各家小姐才有的体面,小喜找管事公公要了两个风筝,原是留着自己顽儿的,这会儿听说李嬷嬷要带她俩去放风筝,欢喜的说道,“多谢嬷嬷。”
她欢欢喜喜的回房去拿风筝,谢宝扇笑了一下,说道,“嬷嬷,这不合规矩。”
李嬷嬷慈爱的一笑,慢条斯理的对谢宝扇说道,“我在宫里伺候了皇后娘娘大半辈子,这点子体面还是有的。”
说话之时,小喜已经拿着两个风筝来了,后面还跟着安儿,两个风筝一个是燕子,一个是蝴蝶,她举到谢宝扇面前,问道,“宝扇姐姐,你要选哪个?”
谢宝扇说道,“你先选吧。”
安儿说蝴蝶好看,让小喜选蝴蝶风筝,小喜依了他的主意,选了蝴蝶,把燕子的留给谢宝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