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 69 章(第2页)
赵琛一惯喜怒不显,没什么表情,他在门口处站定。萧远在堂上,他在下,若是喊王叔,气势上就弱了,直呼其名或者叫封号也不大合适。
片刻后,众人听到:“无恙。”
赵琛喊完就转身,似乎他亲自前来就只是来喊人的。萧远倏然起身,笑得春风得意。下头等着看戏的人没来由地牙酸,想看的戏码没看见,仿佛看见了事务繁忙时同僚娘子送来精心准备的饭食。
失态紧急,赵琛直言:“我欲调兵御水。”
萧远愣了一下,似乎是没料到,而后笑起来
“你笑什么?”
萧远仍旧在笑:“我笑殿下英明神武,竟能想出这样的计策来。”
赵琛眉心拧起:“好好说话。”
萧远很是冤枉:“我真心的。”他解释,“契丹人如今安分得很,打不到这来,元城这五千府兵平日里除了给张胜安做筹码,没有半分用处,挖沟渠岂非人尽其用?”
赵琛设想得不错,张胜安却一改先前的态度,上一刻还在百般示好,下一刻便翻了脸,搬出大楚律令祖宗规训来义正辞严地拒绝,仿佛前几日企图给赵琛送人的不是他。
“……若有万一,流民易生变,府军不可不在啊,况且如殿下所言,修渠需渡河,如今水势凶猛,渡河亦颇为不易,还请殿下三思。”
这自然不是因为张通判修了变脸神功,孟景找过他了。
想必孟景也不是第一次找他,只是赵琛人就在这,他何必舍近求远?况且不在京城,手上得用的人少,若是能趁机入了他的眼,往后岂不是平步青云。
如今赵琛依旧在,却多了一个萧远,靖北王萧远。
赵琛和萧远,肉眼可见的亲近,张胜安自觉得罪了萧远,赵琛于他就不再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孟景再找他,无异于瞌睡送枕头。
萧远嗤笑:“他胆子大了。”
“他不敢,薛润章敢。”
赵琛是代皇帝理政,下旨调兵也说得过去,但他毕竟不在京中,不能以赵璟的名义发出圣旨,真细究起来他并无调兵之权,张胜安此举不算抗旨不尊。
赵琛是没料到,他亲身在此也比不上薛润章,他闭着眼都能想到,孟景说的话:自古外戚干政有多少好结果的,赵琛如今势再盛将来也是要还政的,不过是水中月。
整个文官集团才是朝廷的核心。
修渠之事迫在眉睫,赵琛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对策,眼下最简单的是矫诏,他自己造了一个把柄交出去。即便双方心知肚明,这后果也将由他一人来担,此事若成,还能说功过相抵,此事不成,这是个扳倒-->>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