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第3页)
但小老头倔倔的,种点自家吃的也不费劲。
再说了,我这么大岁数不种地还能干什么?
劝了几次,姥爷的倔脾气死活都不听。
再加上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干了一辈子的活,你让他闲下来也闲不住,总得找点事干,也就随着姥爷去了。
一年一年的下来,姥爷每年都说“再种一年我就不种了在家歇着”,但每年到了春天,老爷子早早就又去种子站买好种子,收拢田地,规划今年的田了。
就像如今自家菜地里的小土豆,姥爷起了两天,还没把土豆起完。
而据姥姥说,自家土豆已经送出去了五六箱,剩下的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吃完。
姥姥家的大院子门口有着一处大门洞,从小到大,村里来来往往的街坊村民有时候路过就来说上两句话。
村人大多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不是血缘宗亲,就是三代姻亲,盛绮小时候听了不少村民们在自家院子里闲磕牙,东家长,李家短的。
只不过今年来到姥姥家唠嗑聊天的人明显少了很多。
依照老家的风俗,自己家里有人过世,过年的时候不可出门拜年,没有主人邀请也不好贸然去他人家作客,避免冲撞。
自从盛绮爸爸妈妈出事之后,丧礼过后,姥姥家门庭寥落,往日里经常过来一坐就是半天的村人们鲜少前来。
这些都是家里人感受得到的,只是谁也不说,装作不知罢了。
有人觉得他们家晦气,有人觉得他们家倒霉,少接触。年纪大的更是迷信,人家也没做什么伤害到自家的事,谁也不能去苛责什么。
告诉姥姥一声房间收拾好了,盛绮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她从背包中取出昨天在山上飘落到自己身上的那片树叶,摸起来冰冰凉凉的,枝叶脉络的笑脸清晰可见。
盛绮把这叶子轻轻地放到鼻尖,山林青草的香气淡淡的。
这次回来盛绮只带了两套换洗衣服,老家屋子里还有高中时期的衣服,在家也能穿,夏天白天穿了晚上一水洗了,第二天早上就能晾干。
盛绮从柜子里找到一本书,将树叶夹在其中当做书签,等回阳城时候带走。
家里的厨房是姥姥的领地,孩子们都在家的时候,她要变着花样弄好吃的。
盛绮早上到现在一个日常都没有做,她不紧不慢地坐在炕边,用枕头靠在背部当做靠枕,打开了一部小说。
清晨的日头慢慢升起来,七八点钟并不热,甚至可以说是称得上凉爽。
小楠和小姨小姨夫回海城收拾东西取作业,小柏则是帮着姥爷起土豆去了。
无人打扰,盛绮安静地看着书,仿佛和自己一个人在阳城时没什么不同。
中午,小楠已经带着她的作业回来,一家人正吃着午饭的功夫,订房的客人来了。
小姨拿着钥匙给安排好了房间,今天的客人是三家亲戚一块来的,一下子就把她们家的客房占据了一半。
小姨在这,安排房间自然不用盛绮操心,吃过了午饭小楠和小柏就钻进了盛绮的屋子里待着。
虽然这两年家里的房间都装好了空调,但姥姥节俭,能吹自然风就不吹风扇,不热到万不得已更是不开空调。
因姐弟三人往往凑在一个屋里开空调待着,三个人开空调也不会太浪费。
“今天新来的客人真事儿多。”
小楠进了屋就忍不住张嘴抱怨。
脱鞋上炕,盛绮把卷起来的炕褥子放下来询问:“怎的了?不是说是老客人吗?”
“不是老客,说是老客介绍来的,一直跟我妈在那讲价,四个人开空调住一个房间,一天一百五非要讲到一百二去。”
小楠一阵撇嘴!
盛绮听了也是无语,“四个人住一百五够便宜了,还想讲价,怎么不上天去?”
“小点声,窗开的一会儿听着了。”小柏张口说。
夏天开着窗子,路过说话声很容易就被听见了。
“我妈说非要讲价就请他们去别人家住吧,这才不情不愿交了押金。烦死了都,爱住不住,还问包不包餐,要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