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一向没有良心 没有白来一趟(第6页)
有百姓低声哭泣:“我家好不容易有二十亩地了。”
周围的百姓淡定无比,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这个年头有二十亩地,一定是门阀中人,没有被太平道信众杀了就偷笑吧。
……
赵阀阀主找到胡轻侯,神情慎重极了:“虽然局势危急,但对待百姓当以教化为主,若是操之过急,恐有后患。”
天下大乱的消息,赵阀阀主是半信半疑的,区区一个真定县乱了,天下就乱了?一叶知秋的大师和满嘴胡扯的骗子只有一线之隔。
但赵阀阀主愿意支持胡轻侯,胡轻侯收复真定县,大败张角,战功妥妥的,朝廷中又有靠山,飞黄腾达几乎是板上钉钉了,赵阀绝不会再站错了队。
可是赵阀阀主依然觉得胡轻侯做得过了。
驱使那些百姓种地没问题,暂时征用那些百姓的田地也没有问题,一群韭菜唯一的价值就是被收割,谁割,怎么割,毫无区别。
那些门阀的田地以及粮食尽数被征用就有些过了。
赵阀阀主并不是不满赵阀的田地和粮食也被征用了,不说只是抱上胡轻侯的大腿的大好机会,只说兵祸之后赵阀人丁减少许多,他就很愿意田地和粮食暂时被官府征用。
乱世之中与其被人觊觎,全家遭难,不如与官府结个善缘,至少小命得以保全了。
至于官府会不会将“暂时征用”变成永久征用,或者进了某个官员的口袋,赵阀阀主根本不担心。
赵阀的根基是田地,但不是具体的某一块田地。
如今真定县内无数门阀遭殃,赵阀极有可能是保留最完整,与真定县此刻的实际掌控者关系最密切,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的门阀。
就凭这三点,赵阀阀主有把握即使财产被官府吞了,也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补偿。
赵阀阀主客客气气,中规中矩的规劝的背后,是提醒胡轻侯注意赵县令。
真定县的县令是赵县令,胡轻侯只是县尉。
若是赵县令夺军功怎么办?
若是赵县令抓住胡轻侯此时的“夺民钱财,驱为奴仆”的恶劣行径,直接告到了朝廷,又怎么办?
赵阀阀主认为胡轻侯究竟年轻了,本末倒置。
什么种地囤积粮食,什么未来的饥荒,这些事情是胡轻侯需要考虑的吗?
胡轻侯此时此刻最该考虑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上报自己的功劳!
赵阀阀主有些哀伤地看着胡轻侯,胡轻侯的手段实在是太差了,若是他与胡轻侯易地而处,早就杀了赵县令了,只说赵县令为国捐躯了,谁能查的出来?
胡轻侯笑了,笑容中有赵阀阀主看不透的诡异:“相信我,此时此刻与老天爷夺时间种地才是最重要的。”
赵阀阀主懂了,胡轻侯朝廷的靠山是皇帝,而且极其的铁,谁能谁敢抢她的功劳,打她的小报告?
赵阀阀主微笑道:“老夫多虑了。”
他转身去寻找其他门阀的幸存者,顺便也彻查那个赵云究竟是不是赵阀子弟。
想到赵阀以及所有门阀的豪宅尽数付之一炬,赵阀阀主恍若隔世,短短一两天带来的冲击真是太大了,大到他都怀念那些门阀的阀主了。
……
胡轻侯计划修整五日,然后出兵拯救其余县城,虽然救兵如救火,但是这五日时间已经是压缩到了极点。
首先要练兵。
被俘虏的太平道信众的忠诚度倒是可以信任的。
经过观察,《太平经》的效果极其的好,太平道信众丝毫没有把胡轻侯当做外人,也没有被俘虏的感觉,就是同个公司换个老板的感觉。
这群太平道信众虽然绝不可能为了胡轻侯而死,但是也不会瞅瞅胡轻侯只有一个人而反叛。
这已经足够可使用了。
但这群家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仗只会乱糟糟地冲上去,然后挥舞刀子摇旗呐喊,这种士卒考虑多少伤亡率之下崩溃都是多余的,能够在见到敌人的面之后没有逃跑已经是勇气可嘉。
五日之内练不出铁血士卒,唯有指望其他县城的黄巾军士卒更加垃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