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主考官梁大人梁如海已经五十高龄,他三十岁中进士,一如翰林院便呆了二十年,从一个小小庶吉士熬到现在正四品翰林院大学生掌院。不光是因为他学问做的确实不错,是个坚实的保皇派,也是因为年轻时的他傲气又倔强,没有自己的路子,从翰林院走去六部,只能在这里耗尽一生。

好在,也因为他这个软硬不吃,轻易不受人拉拢的性子,让他进了当时还是丞相的秦池的眼,在秦池登基后迅速成了帝王心腹,孤臣一名,把持着翰林院不被其他党派入侵,专心为皇上办事,逐渐掌控了御史台和工部礼部,加上皇后背后的刑部与皇上手里本就掌握的吏部兵部,大半朝堂都尽在皇上手里掌握。

只有户部,因为户部尚书是前朝老人,也是前朝皇后的亲兄长任千尺,一生为江山万民尽心尽力没有私心的官员。

为了安抚朝廷内外,也为了讲究一个人尽其才,秦池放任了户部大半的权力,只要任千尺不背叛朝廷不结党营私,保持现在这样谁都不亲近一心为国为民,秦池也愿意给他留几分面子。

放下心思,梁大人拿起一份卷子,卷面整洁字迹清正,一个个馆阁体小豆腐块一样整整齐齐的排列。文章写的也好,像这道关于前朝与当朝的对比,还有下面这个关于边境互市的看法,都很言之有物,看的人心情舒畅却又没有明显的溜须拍马的感觉,就很戳他这种脾气的老人。

不过……

再拿起另外两份,都是其余官员推出来的。梁大人也看过,一个写的花团锦簇,是当前主流的风格,另一个写的也好,但仔细推敲下总有那么一分理想化,有点不切实际,还透着一点稚嫩。

相对自己更看好的这一篇,总能找出或多或少的不足来。

但是当梁大人拆开三人的封条看了名字和父祖名讳,他明白了。

这官员选举出的案首人选,第一个是当朝太傅谢远章的孙子谢元涛,如今师从江南学院院长,白家如今院长白文贺;而另一个文笔较为稚嫩的,则是皇后娘家,如今承恩侯爷的唯一嫡子,景凌。

而梁大人看好的沈锦,虽也是少年英才,年纪上比谢元涛还小一岁,跟景凌差不多,却是出身寒门,据说是老安国公的嫡幼子,人称被迫远离京城的顾明哲的弟子。比起另外两个,身份上实在差的太多了。

但,却很符合自己临行时,皇上对这次挑选良才的要求。

梁大人犹豫半晌,索性在已经批示过的文章里再挑出两份也觉得不错,但文笔更加老练应该年纪在三十以上的考生文章,摆在自己桌上。

“来,各位大人先过来看看吧,本官找到几篇不错的文章,大家都来看看,讨论讨论,这名次应该怎么决定。”

监考过程中,主考官权力最大,但因为是朝廷下派,在当地权力还是比不上本地官员。且也是为了人情往来,梁大人就算再如何看好沈锦也得顾忌其他人想法。

虽然能看得出,这些人中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偏向勋贵派系或是皇后与五皇子一脉,只分人多人少,但还是需要慢慢收集证据才是。

为首的一样从京城下派来的两位副考官,一位是梁大人的副手,欧清,也是他寄以厚望的接班人,开朝第一位榜眼,如今的翰林院五品侍讲,也是皇上希望培养成做实事的孤臣人选。另一位则是皇子派系人物陈大人,但据说在两三个皇子之间摇摆不定,至今还未下定赌注支持哪位皇子夺嫡,也是皇上打定主意,要拿来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只是这只鸡什么时候杀,还得看皇上那边怎么安排。

陈大人出身不错,只因是庶出没能继承家产,所以急着巴结上峰。除了谢国公家的小公子,他还推荐了几个其他考生,都是家底丰厚有意巴结皇子勋贵做靠山的富商出身,或是底层官员后代。

总之,没有一个是真正寒门出身。

相比之下,欧清推荐的景凌,虽然也跟皇子夺嫡挂钩,但承恩侯不掌权,领了个闲职赋闲在家,而且胆小怕事,他家虽说出了个皇后和皇子,但怎么看都不像是有胆子掺和夺嫡之争的。

欧清也是京城出身,对这些勋贵子弟素来聊熟于心,会选择景凌,想必除了他文章写的确实还不错,还有就是因为景凌那孩子是勋贵子弟中难得的赤子之心,好好培养的话未来未必不能成为肱股之臣。

当然,可能也有给皇后面子的缘故。

陈大人对梁大人还会恭敬几分,对年纪轻轻已经隐隐高过自己一头的欧清就没什么好脸色,二话不说先一步抢先拿了几份文章草草看了一遍,这才分给后面的官员,伸手又要去抢欧清手里没看过的。

欧清也柔,对于陈大人的咄咄逼人只是笑笑并不在意,痛快的分出一部分给了对方后,自己手里的也分给了其他官员传阅,自己则是拱手上前道。

“大人慧眼识珠,这几位文章都是锦绣,果然很难抉择。清年纪尚轻,见识远不如各位大人广博,就不班门弄斧了。”

梁大人深知自己副手的性子,带他来本身也不是为了考生名次,而是为了收集证据,转头看向别人。

“其他大人呢?”

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在这么多卷子中,精准的找到那两个孩子的答案的。

科举是为朝廷选才,为皇上分忧的。如果,这些人真的胆子大到这份上,竟敢插手科举,他是一定要上报皇上,迟早要把这群害群之马拉下来的!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