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页)
之前那户人后悔不已。
等回到京城,沈锦还是第一个返回的,在顾宅休息了一天,就去翰林院报道。
负责带沈锦的是一个同样姓沈的老侍讲,操着一口带着南方口音的官话,个头又瘦又小,看着得有四五十岁。气势却相当高傲,很有点看不起北方学子的意思,对沈锦也没有“本家”该有的照顾之意。
后来沈锦才知道,这位老大人也是前朝旧臣,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曾经自己相中想求娶的姑娘因为他长得不如意而另嫁他人,因此敌视所有长得好看的男子。
沈锦听后本能摸了摸自己的脸,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这算是对自己容貌的肯定吗?
翰林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有的只有几个较大的院落用围墙围绕,中间用小门打通。沈侍讲七扭八拐把沈锦带到一间房中,房里全是前朝到现在的各种记录,有两个还算年轻的官员正在奋笔疾书,不时起身翻找什么书籍,连抬头应酬的时间都没有。
“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办公处了,”沈侍讲连多余的话都不想说,一板一眼的讲解道:“这位是李大人,那个是赵大人,以后你们就一起工作了,有什么不会的就问他们好了。”
二人这时经过,沈锦趁机打了招呼,心里对两人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是那种纯粹的学术性学者,说的再通俗点,是个被长期编撰史书这份差事折磨的没了心气儿的“书呆子”。
不过跟这样的人共事,往往还比较放心。
沈侍讲转身离去,沈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打量起周围来。翰林院作为国家选举人才最后的“关卡”,文官入仕必要经过翰林,“非翰林不入阁”,虽不是一定,但也承担了大半读书人的希望。
沈锦作为探花,原本应该是正七品的编修,但秦池登基后,为了尽快掌握朝堂,在翰林院塞了不少心腹,并允许部分心腹得到“准许其一子嗣不试可入翰林”的恩赏。
而这个恩赐,往往会被这些心腹大臣作为对家里不争气但受宠的儿子的最后保证,一时间不少学业不佳没有功名在身的勋贵官员之子被塞进了翰林院,从八品小官做起,被戏称“非试翰林”。
刚开始时这的确解决了新朝用人紧张的问题,但近二十年过去了,原本还在底层的“非试翰林”在父辈的经营运转下也逐渐爬上来,普遍在六七品转悠。六部里有门路自己也上进的都进去了,其余谁都看不上的就只能在翰林院继续熬资历混日子。
可他们还是占着位子,时间一长,像沈锦这样,靠着自身学识进入翰林院的,就只能从从七品开始做起。
翰林院都变得如此拥挤,可见其他更受欢迎的部门现在是多么的繁复臃肿。
而李、赵两位大人,其实也是蒙荫进入翰林院的“非试翰林”,只是在翰林呆的太久,家里原本顶门立户的人已经离世,没了让他们自如离开的人脉,只能留在这里混吃等死,以正八品的职位,现在还得给沈锦一个新人打下手。
沈锦倒是对此接受良好,老师曾说过,翰林院跟个缩小的社会一般,运气好遇到喜欢提携后辈的那自然是自己的运气,但大多还是会遇到面和心不合,总有机会闹翻的上司。沈侍讲虽然脾气不好,但至少没刁难自己,该说的该做的都做了都说了,最多称不上细心上心,没谁能指摘他。
沈锦没必要为了一个早晚能学会的差事,得罪一个在翰林院呆了几十年的老人。
因为往往,这些前途“无亮”的老人,反而能让你吃个大亏,因为他们在这里太久了,各种潜规则和人脉都太熟了,你玩不过他。
第59章
◎皇子◎
不过也显然,还急着用人的秦池不会让沈锦在翰林院空耗太久。
过了两个月不到,状元、榜眼包括其他新科进士回到京城入翰林院报道时,沈锦已经在沈侍讲的带领下进了一次皇宫,“顺理成章”的获得了皇帝的肯定和认可,成为了京城中近期炙手可热的新晋红人。
并在之后的半年,陆陆续续的见到了,以各种理由到翰林院,与沈锦“偶遇”的五位皇子。
其中,以四皇子和六皇子来的最为勤快。
沈锦对此倒是相当能理解,二皇子三皇子早入朝堂接触政事,身后支持的势力也是最强大的,五皇子占嫡,身后有皇后和讲究国本正统的大臣宗亲支持。
只有四皇子,既没有正经母族撑腰,养母一族虽说支持,但总有一种随时可以抽身离去,把四皇子自己留下送死的感觉,他怎么可能不想着早点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让自己最低也能拥有活命的机会呢。
如果不是这是皇帝自己来求帮助,并且再三保证最后会把沈锦捞出来,沈锦怎么也不会和四皇子接触,这多少有点找死的感觉了。
至于六皇子,那是纯粹来看稀奇的。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他就想知道,晚年明明对几个兄长都不假辞色,也不大搭理新晋进士的父皇,为什么会突然对一个探花另眼相看起来。
这小子,怀疑是自家老爹年轻时在外留情,生了私生子不好意思认祖归宗,这才变着法让人知道,他看好这小子,好为儿子铺路。
好家伙,沈锦第一次听说时险些喷了一桌子茶水,可惜六皇子素来没脸没皮,摇着一把风骚的扇子摇摇晃晃又出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