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奉天殿内。

太子朱标和韩国公李善长一道,正拜见朱元璋。

“此云南志初稿,乃是翰林院编修铁什哈,杨宣等编纂,汇集唐,宋,大理,元朝秘录,内容详尽,几无遗漏,自唐时南诏自今,祎四百载岁月,云贵故土终归我皇明。”

“此志共六十一卷,地册,民风,山川风月咸收其中,还请陛下圣裁。”

李善长身穿朝服,头戴冠冕,面色恭敬肃穆,持着朝笏朗声说道。

朱元璋正坐在桌上随手翻阅,面露淡然笑意,不时轻轻点头。

“韩国公劳苦,云南之地,乃我华夏历来之土,如今云南布政使司已建,镇抚司也立,当在云南驻军镇守,朕已谴人去请曹国公前来,商议云南大事。”

“看座。”

朱元璋说完,就安排内侍给李善长上座,而太子朱标,则也坐在了一旁。

李善长手持朝笏,躬身缓缓后退几步,面无表情地端坐在了木椅之上,神色肃穆,眼观鼻,鼻观心,不言不语。

整个殿内,只有内侍奉上茶点,以及退出去时,沙沙的脚步声。

朱标宽润胖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看了看李善长,又看了看朱元璋,曾几何时,父皇和韩国公可抵足而眠,开怀畅笑无所不言,如今却……

大明武功,开国六王功劳最重,但若是论文臣功劳,李善长当居首功。

打天下不难,难在于治。

治天下,需得用吏,收税,征兵,徭役,处处都要用到官吏。

朱元璋深恶元朝留下的官吏,却不得不用。

而若是论到善用官吏,李善长绝对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大才,他能快速的将前元遗留的官吏整合起来,迅速稳定统治,收取粮赋,堪称是朱元璋的萧何。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今的李善长却再也没有了以前那般活泛,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商议讨论,大都像个提线木偶,一言不发。

自胡惟庸案始,李善长就这样了……

坐在案几上的朱元璋翻了翻奏章,眼眸闪烁,他拿起金银花薄荷水抿了一口,面带笑意,用略显轻松地口吻说道:“太子,韩国公,可尝尝这山楂糕,此是太孙雄英所推,说吃了这山楂糕,对脾胃好,朕吃了几次之后,胃口的确好些,一顿饭能多吃一大碗,你等也尝尝。”

“是,父皇。”

朱标也不客气,伸手捻起一块儿山楂糕,这山楂糕是朱雄英给出配方改良过的,添加过酸枣,有健脾胃的功效,吃起来生津止渴,健脾胃通肠胃,想来这逆子,应当在文渊阁上课了吧,不知是否有认真听讲?

而李善长则是微微眯眼看了眼这山楂糕,行礼道:“谢皇上。”

说着才伸手捻起一块儿,浅尝辄止。

朱元璋本来视线一直盯着桌上奏折和《云南志》初稿,忽然笑着瞥了李善长一眼:“韩国公一向爱吃酸甜点心,今日为何不吃?”

李善长手有些抖,显得颤颤巍巍的,竟险些将茶碗弄翻,他苦涩沙哑说道:“启禀圣上,臣老迈,如今胃口已不如年轻时啦。”

最后两句,言语中竟有些哽咽。

朱元璋闻言,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是啊,咱都老了。”

李善长连忙道:“陛下圣体康健,万寿无疆。”

朱元璋哈哈大笑,伸出手指点了点李善长,说道:“朕就知道韩国公会说话,只是如今皇明战事未平,国库无粮,还需要韩国公为国分忧,傅友德传来奏折,言云贵之地,少民众,汉民稀,百里之乡,不闻汉音,南疆自唐遗落,到今天已四百多载,民风迥异,韩国公有何良策?”

朱标只是默默的吃着山楂,闻言眸子闪了闪。

去年,傅友德和沐英,蓝玉,率领三十万大军,一举平定云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