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第2页)
唐林辞别老师,回到自已的小院,这几年他都住在这里,平日里除了管家小厮外,也就他和老师二人,偶有几个师兄会来看望老师。
老师共有五个弟子,除自已外,还有四个弟子,皆在朝中任职。
大弟子方成,字柏林,现是从四品右谏议大夫,不过因上京离永泽府过年,这几年里只见过几面。
二弟子袁言,字华业现是从五品秘书少监,专管朝廷藏书。
三弟子齐朝,字慎之,现是正六品大理寺少卿。
四弟子何顾,字敏行,现是正七品上县知县,任地就在永泽府,这几年,唐林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位师兄了。
也是通过这位师兄,唐林才知道老师以前是正三品敷文阁学士,实职则是礼部左侍郎,可不知何事与一勋贵发生矛盾,导致老师心生退意。
特别是大弟子已经能独当一面,外加有好友照拂,并不会影响其仕途,就以四十九之龄致仕返乡,要知道一般官员六十岁致仕,老师是礼部左侍郎,完全有机会升至从二品尚书,能使老师不顾这些致仕的,也不知是何事?
回乡后,老师不愿声张,独自住在老宅子里,只有几位徒弟和好友知道,连院子名都不愿更改,以老师的地位,完全可以将叶宅变为叶府,以示这是为官之人府邸。
不过这样一来,来拜访的人怕是会络绎不绝,少有清净日子过。
但是,因为唐林的拜师礼,府城里有渠道的都知道了,时不时有人携儿孙拜访。
最后叶老爷子发话,在小弟子考中前,不再收徒,不然,唐林怕是要多出好几个师弟了。
唐林虽然有些好奇当年发生何事,但老师不说,他也不会去主动提及,等到合适的时候,他总会知道的。
刚走到小院,叶管家就过来,将几封信交给唐林,说是家里给他的信。
唐林接过信,神色并不如何欢喜,自从他十五以后,奶奶母亲见天的催婚,一会儿母亲的侄女,一会儿奶奶挑的县里的地主家娘子,要不是因为自已是秀才,她们顾忌几分,恐怕直接就定下亲事了,等到成亲时才知道。
因为这,唐林月前回家,特意跟爷爷和父亲交谈了一番,没有他们的允许,这婚事也就定不下来。
唐林深吸一口气,打开第一封信,眉毛一挑,这次倒不是自已的婚事,而是二姐的,据说是姑姑家的大儿子想要求取。
之前家里也不允的,可姑姑回来哭诉,爷爷和奶奶态度已经软了,大伯大伯母事不关已,二伯也因为与姑姑感情好有些犹豫,现在二伯母死撑着不同意,所以父亲来信,来询问自已的意见,不过字里行间,唐林看出父亲也不太乐意,话里话外都是姑姑家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之后,又看到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体端正,唐林一看就知道是二姐。
自他来府城后,二姐也时常会写信过来,一般都是说家里人国律学的如何,最后关切的问一问自已的状况。可这信是和之前那封信一起来的,那说的应是同一件事,也不知道二姐的态度如何。
唐林看完后,眉头紧皱,原来因为这事,唐梅心情甚是烦闷,她并不喜欢那个时时凑过来的表哥,也不喜欢姑姑看她的眼神。
本来看到家里人都不同意,她还松了一口气,可哪知,姑姑回来一哭,爷爷奶奶的态度就软化下来了,自已爹爹也不再言语,大有答应的势头,现在也就娘还坚持着。
可她怕娘拧不过爷爷奶奶,只能写信给二弟,求他写封信,劝劝爷爷,只要爷爷不同意,奶奶也没办法让自已嫁过去。
将这封信放到一边,唐林拆开第三封,是森森、小宝和小华写的,森森和小宝都已经学完四书,大伯二伯就将他们送到县里读书,小华也一起去了,但进度不同,虽是一个学堂,却不是一起的。
不过三人一起上学,比较要好,连给唐林写信也是一起写的。
和之前两封大意相同,不过更直接些,将姑姑大儿子的品行为人写在上面,又把姑姑他们家的境况写上,就差直接说姑姑是冲着姐姐的嫁妆来的,二哥快写信阻止爷爷。
其实,不管有没有这封信,唐林知道后都不会袖手旁观,表兄妹结婚,剩下畸形儿的概率太大,而现在这个时候,一旦孩子出了问题,有罪的都是女子,虽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没事,但唐林赌不起,这可是二姐的终身。
而且,能让父亲二姐弟弟们都写信过来,足以可见这齐家表兄绝非良配,而且家里只有一座土坯院子,连片瓦都没有,更别提聘礼,就这样还想娶他姐,简直做梦。
别说他嫌贫爱富,自家娇养的女儿,谁舍得她吃苦,怎么着也得能让她过得不比现在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