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晋王朝46(第2页)
还有那江家的管家陶婆子,每日还是去菜市上买鱼买肉,从她腰间系的双面带字荷包里掏银钱,一点也不带犹豫的……这让大伙忍不住怀疑江家肯定有不少家底,经得住这么赔钱!
也是,那陶婆子,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是个下人,每隔段时日,那腰上系的双面带字荷包就要换个花样子。
先时还是肉啊菜啊这些单个的字,后头就改成了两个字,什么梅花、桃花、菊花之类。
现如今更厉害,竟变成了四个字的,什么青山绿水,什么鸟语花香……
虽说那荷包也怪有趣的,但寻常人家,哪有那个闲工夫做它?
再说也没有人家的花样子啊?
只有跟陶婆子交好的齐家,在外头做工的三个儿子,身上也悄没声地换成了双面带字荷包!
齐大山被客人叫住的时候,是有些懵的。
“齐大,你那荷包倒是别致!”
客人是熟客周老爷,常常邀好友在酒楼里小酌闲聚,手头大方,时有打赏,实在是位好主顾。
见周老爷示意,齐大山犹豫了下,就解下了自己的荷包,递给客人瞧看。
周老爷拿起荷包,眯着眼睛打量着,见上头一面是绣着山和水,这山与水都不过几道线,十分的简单写意,可另一面上头却绣了四个大字。
青山绿水。
同桌友人见了就笑道,“这荷包虽简单,却比寻常的样子要有趣!没想到这酒楼里跑堂,都识文断字的!雅得很啊!”
齐大山老脸微红,呐呐道,“不敢当,小的只略认得几个大字而已。”
他家虽不富裕,最不缺的就是胚布和丝线。
他家老娘跟陶大姨交好,陶大姨那边有什么新样子的荷包,都会借给他老娘。
他老娘再拿回来交给大秀照样绣一个。
如今家里已经有四十来个带字的荷包了!
但荷包不是紧要处,紧要处,是他家里的孩子们,甭管是大秀二秀,还是大宝二宝,竟是把这四五十个字都能认下来了!
这才一个多月啊!
他这个大人,也多识了二三十个字!
他有时候都畅想,没准一年下来,他全家都能识上百个字,他也能再会的更多些!
周老爷摸了摸胡子,道,“齐大,你这荷包卖与我可好?”
齐大山还没答话,旁边的掌柜的已经猛使眼色,让他莫要得罪老客。
“周爷只管拿去就是。不过是家里做的粗陋荷包而已,倒不值什么……”
齐大山其实还挺舍不得这个荷包的。
因为这是家里头一个四字荷包,他闺女才绣好,他就挂上了。
周老爷使了个眼色,旁边的周家小厮已经拿了一锭碎银子塞给了齐大山。
这锭碎银,没有半两,也有三钱!
旁边友人十分不解,“周兄这是?”
虽然别致吧,但也是个用过的荷包,周兄身上哪一样小物件不比这个值钱?
“我家那个顽劣子,蠢笨贪玩,去年启蒙,到如今认得的大字,都不到一个巴掌。”
“今日看到这个荷包,忽然就想若是让那臭小子天天都戴着,兴许还能多识得几个大字吧?”
齐大山还没走远,耳朵里听到了周老爷这话,鼓起勇气又转回来。
“周爷,若是给家中的小郎君用的话,小的家里还有两个更合适的,不如拿来给周爷看看?”
周老爷抚着胡子点头,“那敢情好!”
齐大山身为前头接待的跑堂,自然是走不开,他就寻了个后厨打杂的小子,给了他两文钱,让他飞奔去齐家说上一声。
带着荷包来的是齐婆子和齐大宝。
齐婆子打发齐大宝从后门进去,她就站在门口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