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番外(第2页)
这楼先到这里,剩下的十二帝我再打会。
为什么非要将这四位一起说?
因为同一时间有四位活着的皇帝,让楼主大为震撼,每次说起赵史都忍不住格外强调。
62l:快更!一人血书要看东宫小学堂,神武大帝、昭正帝君与东宫小学堂几十年的感情。
看多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历史,这种从少年相识到君臣相和的故事,简直太难得了。
65l:我也想看东宫小学堂!
74l:11人血书!
88l:笑死我了,人家都是到了末代才会同时出现许多位帝王,赵国却在刚开国的时候就凑够了一桌麻将的太上皇,承瑞帝,惨。
93l:承瑞帝,惨!
95l·楼主:继续
第六任皇帝
第十六任皇帝
122l:楼主这个打字速度急死人了!算了,我自己来。
说说我最喜欢的小吕大人。
与神武大帝、昭正帝君年幼相识,共同在学堂读书。
先后任鸿胪寺少卿、户部郎中、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任首辅。
最年轻的尚书、最年轻的首辅,整个大赵五百年,都没人能打破这点。
死后破例以亲王礼下葬,谥号文贞。
(虽然对于文臣来说,正和贞是最好的谥号,但结合某些记载,总觉得这个‘贞’是在内涵小吕大人终生未娶。)
129l:我也觉得文贞是被吕纪和压得抬不起头的人,对吕纪和隐晦的嘲笑。
不行,这么一想,那些老头子突然变得可爱了。
138l:哪里可爱?
吕纪和促成司贸寺,主持科举,四朝为臣,做了三朝的首辅。
出身世家大族,又一路顺遂,从未因位高权重谋私。
这样的人为什么死后要受嘲笑?
149l:别吵呀,难道你们真的以为吕大人会在乎别人怎么想他?他只会觉得文贞是个好谥号,勉强配得上他。
150l:
156l:竟然觉得很有道理,完全没法反驳。
188l·楼主:皇帝说完了,再盘点大赵开国重臣,我就溜了。
以英国公慕容靖和燕臣姬瞳、赫连无畏为首的云虎十三将。
以宋氏、吕氏两代人为核心的济世九贤。
197l·楼主:每年都在感慨,大赵的灵气仿佛都生在永和、元兴两朝。
203l:?
205l:扣什么问号,楼主说的也没毛病。
先不提永和帝与元兴帝,端肃帝,承瑞帝,包括这两朝青史留名的臣子,大多都是在承瑞帝继位前出生。
端肃帝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完全不理会朝政暂时不提,从承瑞帝开始,飞速发展的大赵就逐渐凝滞,始终都没能再更进一步,只能说是维持住的元兴年间的兴盛。
不过这也不能怪承瑞帝,谁让他是神武大帝和昭正帝君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