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三合一(第2页)
按理说北方的风气应该比南方更加开放才是。
南风从前朝就开始盛行,如今占据徐州和扬州的陈国中还有许多前朝王侯的后代。
北方却被外族搅和的昏天暗地,外族人无论是在男女之事还是在男男之事上都更开放,占据北方的那些年,闹出不少惊天动地的笑话。
其中很多笑话都离不开‘色’字。
久而久之,在风气更为开放,甚至有女将存在北方,反而对男男之事讳莫如深,将男男之事当成见不得人的耻辱。
实际上却是几十年前,北方人对外族的痛恨演化而来。
重奕始终没打断过大掌柜,像是只发现新奇玩具的大猫似的,看似在懒洋洋的舔爪子,完全没注意外界,却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大掌柜身上。
只有大掌柜说起重奕感兴趣的话题,他才会屈尊降贵的追问,“男子和男子成亲怎么走六礼?”
脸颈上的热度好不容易降下来的宋佩瑜听见重奕这句话,立刻去看重奕的表情。
发现重奕眼中皆是认真,宋佩瑜立刻想起在卫国时,追着重奕跑的恐惧,立刻轻咳一声,对大掌柜使了个眼色,“你还没说箱子里的是什么。”
大掌柜先对重奕道,“既然都有六礼,男子和男子成婚与男子和女子成婚大致上是没什么区别,主要还是看各地风俗。”
然后不等重奕再追问,大掌柜已经将最后一个箱子打开,捧出里面的东西给两人看。
“墨玉?”宋佩瑜稍显惊讶的望着在自然日光下,仿佛流光溢彩却也沉默内敛的玉冠。
自古以来便有好玉无价的说法,街边有几十个铜板就能买到的玉坠,也有能让宋佩瑜心甘情愿掏出五百两黄金的帝王绿寿桃。
虽然价值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但都有其中的道理在。
这顶墨玉冠,水头上仍旧比不上帝王绿桃子,稀有程度上却远超过羊脂玉送子观音。
大掌柜先将给宋佩瑜和重奕看过的玉冠放回箱子里,将箱子里折叠整齐的软布铺在桌子上后,才又将玉冠放在平铺的软布上。
箱子里不仅有一个墨玉冠,而是有两个。
宋佩还记得大掌柜打开这个箱子前,特意问他和重奕是不是契兄弟,仔细观察墨玉冠上的纹路后,终于发现端倪。
两个墨玉冠都是男款,在款式上几乎没有区别,上面的纹路却有细微的差别,一个是朝左的连理枝,一个是朝右的连理枝。两个墨玉冠摆放在一起,花纹刚好能对上。
怪不得要先问他们是不是契兄弟。
宋佩瑜陷入深思。
墨玉本就难得,赵国又以墨色为尊。
除了皇族人敢明目张胆的使用墨色,唯有朝服已经是墨色的朝堂大员们敢用墨色的配饰,还大多都是永和帝赏下来的。
这两顶墨玉冠他带不出去。
重奕倒是可以带。
既然如此,那就买!
另一个他不带,放在家里看着也高兴。
只是这两顶墨玉冠上面的雕工不太精致,有些配不上重奕,等回咸阳后,再让人好生打磨一下。
在重奕的那顶墨玉冠上再加上些朱雀纹,他的墨玉冠上加猫纹?
虽然青竹才更符合他的气质,但总觉得太普通。
反正他也不会将墨玉冠带出去。
大掌柜却误会了宋佩瑜的沉默。
这两顶墨玉冠原本不是青县的东西,铺子的主人年幼走商时,见到有人声称家中有急事需用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这对墨玉冠,便抱着捡漏的心思将这对墨玉冠买回来。
然后就卖不出去,压箱底到现在。
这东西在赵国不好卖,卖给陈国的游商却很容易,陈国又不是以墨色为尊,那边大世家的公子有个蓝颜知己也是十分寻常的事。
但铺子的主人却道,墨玉冠本就是从陈国商人手中买的,除非能挣上双倍的价格,否则绝对不会再卖回陈国。
大掌柜只能假装不知道,主家曾经与陈国游商产生过龌龊还吃了亏才会这么说,愁眉苦脸的将这对墨玉冠放到库房,和帝王绿的桃子一同吃灰。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买家,大掌柜委实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