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第2页)
回府后照例是先向严氏请安,恰巧谢之华也在,谢宝扇说了几句近况,便道,“今日出宫时遇上太子妃,太子妃还托我向老爷和太太问好。”
严氏和蔼一笑,她道,“劳烦太子妃惦记着我和你老爷,你在宫里,若是闲暇时,也可时常去向太子妃请安。”
一旁的谢之华对谢宝扇说道,“你太太说得很是,太子妃入宫的时日短,在宫里难免孤单,你去看望她,一来排解她的寂寞,二来她若有甚么吩咐,也可透过你传回家。”
谢宝扇双眼半垂,她倒是想去看望梅靖,不过想到会在东宫遇到太子李恒,难免就会浑身不自在。
“太子妃从末山回来后,女儿心里担忧她,曾试着想去看她,只是东宫门禁森严,闲人不得随意出入,女儿怕给老爷和太太添乱,渐渐就断了这心思。”谢宝扇说道。
说起太子妃小产,谢之华也深深觉得可惜,若是梅靖能早日诞下皇嫡孙,不光能在东宫站稳脚跟,亦能为太子在皇上面前挣得几分荣光。
严氏失笑一声,嗔道,“你这孩子就是老实,你是太子妃的亲表姐,难不成还有谁敢拦着你去看太子妃吗?”
太子妃就是往后的一国之母,信国公府的荣耀全指着她,谢宝扇在宫里当差,严氏少不得希望她能与太子妃多多亲近。
谢宝扇低头说道,“女儿省得了。”
说到太子妃,一家人又说起梅姑父梅品舟,谢之华说道,“明年妹夫恐怕就会回京了。”
谢宝扇一楞,梅品舟是湖广总督,正经的封疆大吏,若是调任回京,十有八|九就要入阁,她问道,“姑父入阁的事这是定下了?”
谢之华捻着胡须,点头说道,“虽不是十成准,也有七八成了。”
这是好消息,严氏也跟着欢喜,她感叹说道,“梅家妹夫这么年轻就入阁,他又是未来的国丈,将来的前途大有可为呀。”
谢之华看了严氏一眼,说道,“越是如此,咱们家越是要谨慎,你不见外面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东宫,就巴望着咱们出错,好借机使坏,像是红杏一类的事,再不可发生。”
他一提红杏,严氏脸上胀得通红,低头说道,“老爷说得是。”
碍着女儿在面前,谢之华给严氏留着体面,他在末山时,甘姨娘身边的丫鬟红杏因盗窃被发卖,这原是罪有应得之事,坏就坏在这丫鬟是他收用过的,那丫鬟一家前脚被赶走,后脚就有有心人买走了她,买走她的乃是二皇子的长史,那长史把红杏养在府里做歌女,凭是甚么下三滥的人都能沾染一二,谢之华为此在京里颜面大失。
红杏一事处置不当,严氏被谢之华再三提点,亦后悔当日手软,哪怕是直接打死,也好过将她发卖,乃至于引出后续的事。
“你也是。”说完严氏,谢之华又嘱咐谢宝扇,他道,“在宫里安份些,莫要以为是太子妃的表姐就得意忘形,小心驶得万年船。”
谢宝扇起身回道,“女儿谨遵老爷的教诲。”
说了几句闲话,谢之华打发婆子送她回屋,谢宝扇回到抱厦,银环早已备好热茶,她取下谢宝扇的斗篷,问道,“姑娘好久没回来了,在宫里一切都好吗。”
谢宝扇接过她捧来的热茶,说道,“我很好,你们呢。”
银环说道,“我也好,姑娘上次回宫没两日,宋嬷嬷就到府里来了,原是来看望姑娘,得知姑娘走了,伤心得大哭一场,说是不该去走亲戚,要不然还能见上姑娘一面。”
谢宝扇一笑,她进宫做女官,并不得常常回府,算起来竟有一两年没见奶嬷嬷了,她道,“我这两日不出门,你打发人去告诉宋嬷嬷,若是她得空儿,就接进府来顽一日。”
银环一边点头,一边说道,“珊瑚姐姐也回府看过我两次,说是西市那宅子的门脸儿租给一家卖干货的,人家一口气租三年,她做主少了人家两个月的租钱。”
谢宝扇喝了一口茶,说道,“她看着处置吧。”
银环拿钥匙打开箱子,取出一个描金小拜匣,里面是珊瑚送来的银票和字据,三年的租金,总计一千三百六十两,谢宝扇细细的看了字据,就叫银环收好,银环仍旧锁回箱子里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