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五章 赵尚志(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么,那些陷害忠良的汉奸后来怎么样了呢?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于1908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喇嘛甸的一个农民家庭中。】

【父亲赵振铎是清末时期的一位秀才,在县里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由于受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影响,赵振铎主张家乡自治,提倡民主运动。】

【在家乡的熏陶下,幼年的赵尚志就开始跟随父亲读书识字,接触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25年,17岁的赵尚志加入了我党,同年冬季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

【中山舰事件之后,赵尚志离开了黄埔军校,回到了东北。从此致力于,组织参加东北地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三省的领土,陆续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赵尚志决心组织一支抗战武装队伍,要以硬碰硬的姿态,反抗侵略者。】

【中共满洲省委认同他的想法,于是让他化名,秘密前往巴彦县,在巴彦县化名为李育才的赵尚志,很快就整顿好了队伍,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的抗战骨干分子。】

【这批队伍被收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在赵尚志和另外一位战士的领导下,开始了自己的游击战争,】

【血战东北却遭汉奸杀害,他曾对人讲东北不解放就不结婚,由于常年与日寇斗争作战,赵尚志将军很少刮胡子,甚至也很少洗脸。】

【战士们开玩笑说,赵尚志将军找不到媳妇儿,是因为不修边幅。】

【赵尚志将军总是笑着说,没有祖国的人还有什么脸啊,1933年,赵尚志将军从孙朝阳部队拉出了7人7匹马,一挺机关枪,来到了珠河县。】

【在朱河县同志的帮助下,3年时间,白手起家,建立起有6000多人的抗联第三军。】

【日军对于骁勇善战、警惕心强的赵尚志十分头疼。特务室主任东城正雄派出了不少特务,但都没能得逞。

【只有一个叫陈陈绍滨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从苏联留学回来后,就顺利进入了抗联内部。几乎无人知晓他是何时投日的,只能判断他很早就投靠日本,一直对日军忠心耿耿。】

【因此进入抗联内部时,轻轻松松会被发现。陈绍斌给东城正雄透露赵尚志的一举一动,东城正雄便向赵尚志的队伍派出了两名汉奸。】

【有个汉奸名叫刘德山,原本是一名枪法很准的猎手,被日本人收买之后,他就听从安排,隐藏在赵尚志的队伍中。】

【那天,张尚志带领刘德山、张锡蔚及另外两位战士来到梧桐河金矿附近,正准备展开行动,就被刘德山从背后偷袭,腰部中枪。】

【赵尚志反应迅速,立即朝刘德善开两枪,刘德善当场毙命,张锡蔚趁机去找金矿警察署长井田久二郎,引来金矿警察抓捕赵尚志及其他战士。】

【一番厮杀寡不敌众,警察抓住了受伤的赵尚志及另外一位战士,带到总部进行审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尚志不畏不惧,怒斥敌人,拒绝治疗。】

【最终因失血过多而去世,敌人将赵尚志的头颅,送往长春,身躯扔进了松花江,一代英雄最终回归了大地。】

【头颅六十二年后才找到英魂不朽:赵尚志的头颅在关东军司令部传视了几天之后,决定将其进行焚烧灭迹,这个消息传到了,长春护国般若寺住持倓虚和尚的耳朵里,他不希望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受到这样的侮辱。】

【于是找到了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倓虚和尚凭借着自己在宗教界的地位和影响,将头颅带回寺内进行掩埋。】

【2004年,赵尚志将军的颅骨在长春般若寺内被找到,经鉴定确信无误,并在4年后将他安葬在辽宁省朝阳市的赵尚志烈士陵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