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章 扶苏内心挣扎和选择(第1页)
秋收的喜悦尚未完全驱散大旱留下的阴霾,咸阳城内外的空气中,便又悄然弥漫起一股别样的紧张。
监国府邸内烛火跳动,映着将闾沉静的脸庞。
“殿下。”
张洪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凝重和紧张,“我们的人和蒙毅将军那边都发现了一些不寻常。几处驻扎在咸阳周边的军营,近期将领之间的走动过于频繁了些,有些还是私下里的秘密串联。另外军械库那边有几批制式的戈矛和皮甲被调用,手续合规但去向和数量与常规操练有些对不上。”
蒙毅,这位新晋的上将军,如今已是京畿禁军的实际掌控者之一,他传递来的消息分量极重。
将闾的手指在冰凉的案几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轻响。
秋雨洗去了尘埃,却洗不掉人心深处的躁动。
赵高那条老毒蛇,果然不甘寂寞,而且角度总是那么刁钻。
这次居然还敢指使手下调用甲胄,胆子是真的肥。
“继续查。”将闾的声音听不出情绪,“重点放在那些调动异常的军官身上,查他们的过往,查他们最近接触的人,查他们的钱财往来。尤其是那些与赵高或者旧贵族有过牵扯的。”
张洪奎的情报网与廷尉府的力量暗中联动,如同一张无声的大网,悄然撒向那些看似平静的军营。
线索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溪流,最终汇聚到同一个源头。
几日后,张洪奎再次呈上密报。“殿下,查到了。有三个中低级军官,一个是早年受过赵高提携之恩,另两个则是在李园案中家产受损,对新政怀恨在心。我们截获了他们与外界传递消息的渠道,虽然极其隐秘,但指向明确——源头就在廷尉府大牢深处,是赵高在遥控指挥。”
密报后面还附了几张模糊的记录,是关于一些钱款如何通过七拐八绕的商铺最终流入这几名军官家中的。
“又是替罪羊的把戏。”将闾看着那几个名字,眼神冷冽。
赵高擅长此道,推出几个心怀不满或被抓住把柄的人在前台冲锋陷阵,自己则隐于幕后。
“他以为这样就能撼动京畿兵权?”将闾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屑,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看来,光靠我们自己提拔的力量还不够稳妥。”
他看向一直侍立在旁的蒙毅:“蒙将军,禁军内部还需要再加一把力。那些摇摆不定的,该敲打的敲打,该安抚的安抚。务必确保关键时刻,刀把子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殿下放心。”蒙毅抱拳应道,脸上是军人特有的刚毅,“禁军核心各部,将领皆是陛下与殿下信得过之人。些许宵小,翻不起大浪。”
“只防守是不够的。”将闾站起身,踱了几步,“我们需要争取更多的力量。蒙恬将军和王贲将军劳苦功高,他们的家族在大秦军中根深蒂固。你去一趟,不必直接言明兵变之事,只说如今朝局微妙,有人欲借机生事,动摇国本。新政虽触动旧弊,却利在长远。请他们看在陛下、看在大秦社稷的份上,约束族中子弟,莫要被奸人利用,至少……保持中立。”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们,大秦需要稳定。一个稳定持续推行强国之策的大秦,对他们蒙、王两家,同样是最大的倚仗。”
蒙毅目光微动,明白了将闾的意思。
这不是去求援,而是去晓以利害,分化瓦解可能存在的反对力量。
蒙、王两家虽然也是旧勋贵,但他们是军功世家,与那些纯粹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变革的腐朽势力不同,他们更看重帝国的稳定和强大。
“臣明白。”蒙毅领命而去。
就在将闾紧锣密鼓布置应对之时,咸阳城郊的格物院冶炼基地,秘密进行着另一项工作。
一小批经过反复试验、品质最优的新钢,被秘密送往禁军的一处核心武备库。
几日后,在一处戒备森严的校场内。
将闾和蒙毅看着眼前一队不过百人的禁卫。
他们身上的甲胄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幽光,与旁边普通秦军的青铜甲或铁甲截然不同。
手中的长戈和环首刀,也闪烁着更加锐利迫人的寒芒。
一名卫士持新钢环首刀,对着一具充作靶子的旧式铁甲用力劈下。
“锵!”一声脆响,远比寻常金铁交击更为清亮。
那铁甲竟被从中劈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几乎断裂。围观的禁军将士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接着,几支强弩射向一名身着新钢甲的卫士。
箭矢撞在甲片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却纷纷弹开,只留下几点浅浅的白印。
“好!好钢!”蒙毅忍不住赞叹,眼中精光四射。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支装备了新钢武器和甲胄的小部队,其冲击力和防御力,足以在关键时刻成为决定战局的铁拳!
这便是将闾不惜代价也要推动钢铁计划的底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