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47章 将闾对扶苏的影响(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次日的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压抑。

以几位老臣为首,联合了十数名官员,突然发难。

“陛下!”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颤巍巍出列,痛心疾首道,“监国公子查抄商号,固然一时平抑了物价,然手段过于酷烈,株连甚广,已令关中商贾人人自危。长此以往,恐致商路断绝,百业凋敝啊!”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立刻跟上,“更有甚者,公子擅设农商署,合并官署,裁撤官员,任用私人,此举罔顾祖制,扰乱朝纲。杜周等人骤登高位,德不配位,恐难服众!”

“陛下!将闾公子监国以来,虽有小功,然其行事激进,滥用职权,唯新是举,恐非社稷之福。恳请陛下收回监国之权,详查其过,以安天下!”

一时间,弹劾之声四起,矛头直指将闾及其推行的新政。

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方士案和格物院的成果,专攻查抄商号和机构改革这两点,将其描绘成动摇国本的祸事。

整个朝堂仿佛又回到了将闾刚刚监国时的局面,只是这一次反对的声浪更加汹涌,也更加有组织。

扶苏站在一旁看着这熟悉的场景,眉头微蹙,但并未像上次那样急于开口。

他想看看,将闾这次又将如何应对。

将闾站在殿中,面对着四面八方的指责,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等到殿内稍稍安静,才缓缓开口:“诸位大人所言,本公子听到了。”

他先是对着御座一礼:“父皇明鉴。儿臣查抄商号,非为滥杀无辜,实因此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已严重扰乱国计民生,甚至暗中资助六国余孽,罪证确凿!杜周!”

杜周立刻出列,将早已准备好的厚厚几卷卷宗呈上:“陛下,此乃查抄商号所得账簿、往来信函及相关人犯供词。其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操控粮价、布价,如何偷税漏税,以及……与某些不明势力勾结的证据。”

廷尉府的官员也适时上前,证实了供词的真实性。

将闾继续道:“至于设立农商署,精简机构,乃是为了提高政务效率,更好地推行利国利民之策。所用之人,皆是在实干中证明了能力。若论祖制,难道祖制便是墨守成规,尸位素餐吗?”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诸位大人只看到查抄商号可能带来的‘商路凋敝’,却为何不见格物院研制出的利国利器?”

他示意侍从将那块新钢样品呈上,“此物,名为‘钢’,其坚韧远胜青铜、精铁。若用此物打造兵器,我大秦军队战力将提升何止一倍?此等强军之利,诸位大人难道也视而不见吗?”

尉缭立刻出班附和,将新钢的威力再次渲染了一番,强调其对国防的巨大意义。

然而,反对派显然不会轻易罢休。

那位领头的老臣冷哼一声:“哼,一堆账簿,几句供词,焉知不是屈打成招?至于那块铁疙瘩,能否量产尚不可知,焉能以此为依仗,行扰乱朝纲之举?”

“证据不足?牵强附会?”将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刺向队列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闪烁的九卿官员——廷尉正,李园。

“父皇!”将闾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儿臣这里,还有一份证据。直指此次商贾勾结、囤积居奇、阻挠新政的幕后黑手之一!”

杜周再次上前,这一次,他捧着的只有一卷薄薄的竹简,但其分量却重逾千斤。

“陛下!臣奉监国公子密令,彻查不法商号资金流向,发现巨额钱款,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最终流入了……廷尉正李园大人的府中!”

杜周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此乃李园大人与咸阳最大粮商‘常平仓’东主王氏勾结,收受贿赂,利用职权为其囤积居奇、偷逃赋税提供便利的铁证!账目、证人、赃款流向,一一俱在!”

图穷匕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园身上。李园脸色煞白,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指着将闾和杜周,嘴唇哆嗦着:“你……你们……血口喷人!诬陷!这是诬陷!”

然而,他的辩解在杜周呈上的详细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