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细微见人心(第2页)
小刘氏这话看似捧一贬一,实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拳拳怜爱之心。
若顺着小刘氏的话,难免有贬损裴惜言之意,若驳了她的话,一味吹捧裴惜言,又显得太过惺惺作态。
于夸赞泰然受之,又暗指,自己和裴惜言各有殊色,不必相较。
这左右逢源的话术,实在是江元霜刻在骨子里的反应,心里也确实觉得,裴惜言比那裴惜若,更像个大家闺秀。
小刘氏显然不是心思敏感之人,没想到一句话背后能有那么多弯弯绕,但也觉得江元霜说话,就是莫名顺耳。
“和你相处不过几日,这话却是越聊越投机。老是江娘子江娘子的叫着,倒显得生分。你可有小字?”
“爹娘不通文墨,并未为我取小字。”江元霜摇了摇头,“二太太若不嫌弃,直呼其名便好。”
“你这名字,可不像不通文墨之人取的。那我便唤你一声霜儿,可好?”小刘氏笑眯眯地牵住江元霜的手,让她坐下说话,俨然以长辈的身份自居,而非主仆。
江元霜点点头,爽快地应了这声称呼,又问道:“二太太叫霜儿来,可是因为安姑姑之事?”
小刘氏没回答,反问道:“你不先问问我,远哥儿的事?”
许多人第一次见裴明远,都会被他粉雕玉琢的外表吸引,再然后,便会注意到他的异于常人之处。
单纯的好奇和恶意的打听,小刘氏这个做祖母的,都没少见过。
即便是出于好心,也会问她,日后和裴明远接触,是不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之处。
江元霜明明看出来了,还帮着裴明远罚了多嘴的安姑姑,却什么都没问。
“霜儿入府,只因侯爷对老太太的一片孝心。府内之事,于霜儿的身份而言,本就不该多问。”
话说得有些谦卑,但因江元霜一片坦然,反倒显得不卑不亢。
“远少爷赤子之心,让霜儿想起了家中幼弟。稚子如一园草木,本就各有各的长法,何须旁人置喙。”
“而安姑姑,事关老太太的康健,有些话,霜儿实在不吐不快。”
见江元霜对裴明远的态度如此平和,小刘氏心里一片宽慰。
又听她提起安姑姑面容严肃,小刘氏不由得也收敛笑意,整肃面容,“你可是发现了什么,直言便是,我知道你是个心思纯正的好孩子,不会无中生有。”
江元霜面露被信任的感动,三言两语,将自己这几日和安姑姑共处一室的发现,尽数抖落了个干净。
起初,她以为老太太愿意吃她做的菜,对安姑姑的手艺不屑一顾,只是因为吃腻了。
安姑姑是盛京人士,做菜的口味难免也是本地习惯,多重调味。
她特地做了老太太的家乡菜,论厨艺并不比安姑姑高到哪里去,只是取巧而已。
这几日亲眼见到安姑姑做菜,这才觉出端倪。
“安姑姑做菜,论菜式并无不妥,食材也无相冲,只是口味上,比常人加重了油盐等调味。”
小刘氏不善庖厨,茫然道:“这我知道,她也解释过,说是老太太年岁大,口味重。为了让老太太多用些,才特地加重了调味。有何不妥?”
“老人口重是真,可越如此,便越不能随其心意烹饪。”
江元霜简明扼要,剖析关键,“时日短,或许老太太确实胃口大开,长此以往,物极必反,却是彻底败了老太太的胃口。”
“老太太近来厌食,也是因为,她入口这些过油过咸的菜日久,已经尝不太出咸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