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三村对垒(第1页)
巳时正还差一刻钟。
张蓁便完成了她谋定后动的入学计划。
一本《蒙求》,一支狼毫毛笔。
一张一臂来长的书桌。
初涉学业,转瞬已过十二日。
每日辰时正(8点)到牧堂。
开启一日的学习,直至下午申时正才离开牧堂。
起初,张夫子因她初涉学业、基础薄弱,在教学规划上极为审慎。
本拟于午初(上午11点多)便让她下课。
以防授课量过多而令其难以消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蓁的态度格外执拗。
执意要与张东平的学习时间保持一致。
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坐在学堂里。
不到预先设定好的下课时间,坚决不肯离去。
她那副倔强又坚定的模样,让张夫子也有些束手无策。
最后只得由着她去了。
在这十二天的学习时光里。
张蓁每学会一个字,便迅速地在其上方标注出相应的拼音。
那认真专注的模样仿佛周遭一切皆与她无关。
她原本就有一定的书写基础,因而在识字学习方面。
相较其他学生,其进展略微领先一步。
这小小的优势,让她在学习过程中更显自信从容。
因她初来乍到且勤奋向学,周围之人被她的热忱学习态度所感。
但凡她有所问询,众人皆积极踊跃地为其解答,毫无保留。
起初,大家满怀热情,皆抱着倾囊相授、知无不言的心态。
谁曾想,随着教学的逐步推进,众人在教导她的过程中。
学子们不懂什么叫做卷,只觉得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说来真是令人咋舌。
他们耗费了半年乃至一年多才艰难认识的字。
张蓁仅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能通读《蒙求》了。
这还不算完,如今她不光跟着他们旁听,就连《百家姓》都已经熟练背诵。
她这般高涨的学习兴致持续不减也就罢了。
竟然还把在下堂休息的时间都投入到识字和注解上,如此拼命的劲头和飞速的进步。
让周围的人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终于,大家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