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第2页)
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而又略带钦佩的神情。
同时心生感慨:这番条理清晰、严谨专业的说辞。
相较自己这个自认为经验老到的人而言,竟也不遑多让。
甚至在关键问题的阐述上,更显干练。
等双方约定好,明日辰时正,还是在这布铺,张蓁确定了所书条例没有问题就签契约。
。。。。。。。。。。。。。。。。。。。。。。。。。。。。。。。。。
翌日——
张蓁老早爬起来等在庙宇路口。
彼时山林间,薄雾似轻纱般萦绕。
头顶的光线似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从斑驳的树影间倾洒而下。
在门坪处绘出一片片金色的碎影。
不多时,汤林,崔萍便来了,随行还有一个年长的老者。
晨光熹微,宽宽的道路之上,一位老者踏步而来。
目测年约五十,面容清癯,鬓角斑白。
岁月虽在他脸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
却不见丝毫老态龙钟之相,配上那身浆洗得干净整洁的灰布长袍。
反倒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自有一番矍铄之气。
目光流转间。
张蓁还能从那双深棕色的瞳孔里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灵动与狡黠。
仿若岁月从未消磨掉他内心深处的少年意气。
见张蓁不知如何称呼他面上露出些拘谨。
老者见状,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蓁蓁小友。”
因为张蓁身份特殊,像她跟这群孩子这种。
脱离了原籍户籍、逃亡在外且没有在新居住地获得合法户籍的人,称之为浮逃无籍人。
两税法推行后,直接将逃户和定居者的身份定性为客户。
但他们年纪到了,必须按规定纳税。
尽管当朝皇帝鼓励和承认客户的存在,鼓励其在当地入籍,并给予赋役方面的优惠。
但张蓁他们年岁不满十七,也不曾纳税。
豐朝实行均田制,土地分配主要依据户籍进行。
如林赟们这般浮逃无籍人没有户籍,无法获得政府分配的土地。
难以开展稳定的农业生产,限制了其经济来源和财富积累的基础。
另外浮逃无籍人由于没有户籍。
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也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进入仕途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