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奏失控(第2页)
简单说就是:
凡事先干的,不等总部批准的扩张项目,必须在事后三天内登记
登记后统一编号进入观察队列,由共议小组复审,认可即保留,不合规则退场
连续两次未登记行为,将自动撤回原有节点码,并移出组织共识名单
有人质疑:“是不是太纵容了?”
秦风说:“我们不是纵容,是现实。你要不接受他们快干这件事,他们就不接受你晚批这件事。”
“我们不能装作都能控制,我们要承认——现在这个组织,不是我们管着它走,而是我们拉着它不崩。”
新制度推出三天内,共登记自主扩张项目43个,其中9个被建议终止,12个补齐流程转正,剩余22个进入观察名单。
总部第一次不在决策链顶端,而是在跟随节奏做调整。
这一刻,秦风意识到,他们从一个组织,变成了一个生态。
你不能用“中心调控”来管一片森林。
你只能靠气候,让它自己长得有序。
但失控的还不只是节奏。
黄志强递来一份投诉清单:“哥,有人开始滥用共识机制了。”
“什么叫滥用?”
“有服务员为了得情感积分,自己写客户回访好评,再找熟人验证。”
“还有的节点主,为了情感榜排名,在社交平台编造服务故事,反复炒情绪。”
“咱们不是设了温情机制吗,现在有人开始‘造温情’。”
秦风听完没有震怒,也没有惊讶。
“制度往前走,就有人往后拉。”
“你给了尊重,就有人试探底线。”
“但不代表我们退。”
第二天,他在平台发布新补充条款:
情感积分增加“认证验证机制”,非第三方自动标记的,不纳入排名
同时设立“节点节奏评估模型”,每月组织根据节点活动频率给出负载指数
负载指数过高将进入冷却区,暂停扩张资格,防止节点过热失控
这不是打压,而是让每个节点懂得:
组织不是越快越好,是越稳越有未来。
秦风坐在服务中心屋顶,看着下方的城市夜灯连成片。
组织发展就像眼前这些灯,看似闪亮,其实背后连着多少线路、电流、保险丝。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词:公司不是管人,而是管节奏。
一个组织真正成熟,不是看它能拉多少人,而是看它能不能稳住自己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