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纷纷下地笼子的村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回到家后,赵春盛开始忙活,没有几天时间,新打造的驴车便是稳稳停在院中。

村民们围聚在驴车旁,你一言我一语的向赵春盛道贺。

“赵老板,恭喜发财。”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

赵春盛哈哈大笑的站在凳子上,扫视一眼众村民,高声说道:“乡亲们,我赵春盛能有今天,全靠大家伙的捧场。”

一边说话,一边热情的给村民们递烟。

赵春盛虽然当了老板,可那边的赵东明却是愁眉苦脸,自从把地笼子下到河里,多天一来,收益却是大不如从前。

虽说勉强能维持生计,心里总是沉甸甸的,颇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一天早上,赵东明把两个箩筐搬到自行车后架,又用绳子绑好,朝着县城出发而去。

山间的道路蜿蜒曲折,很是难行。

没骑出多远,便听到一阵欢快的歌声在前方响起。

赵东明放眼望去,只见前方不远的山道上,赵春盛正赶着驴车唱歌。

“长鞭呀,我一甩呀,我赶起了驴车……”

赵春盛这阵悠扬的唱歌声,仿佛对生活的满足都露在了脸上。

赵东明撇撇嘴,只是用力瞪车,从驴车旁快速驰过,车轮扬起的尘土,仿佛是他此时心情的写照。

看着前方,充满干劲的赵东明长叹一声,脚下用力蹬着自行车,希望能快点把小龙虾送到。

赵春盛虽已不再年轻,可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

到了县城后,他站在驴车旁,指挥着两个早已到来的村民快速行事。

“赖子,你俩别怕丢人,挨家去问,咱这小龙虾个大肉鲜的,还怕卖不出去。”

两个村民领命而去,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饭店。

有的老板一脸嫌弃,直接摆手拒绝,有的则是面露犹豫,询问着价钱。

两个村民全然不顾,陪着笑脸耐心解释,半天下来磨破了嘴皮子,却毫无怨言。

到了下午两点,小龙虾竟然销售一空。

赵春盛数着手中的大把钞票,粗糙的手指显得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收获的喜悦。

“发了,我赵春盛发了,哈哈哈。”

随后,赵春盛收起笑容,去买了白酒,又挑了鲜嫩的猪肉和一些蔬菜,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赶着驴车踏上归途。

一路之上,伴着他那不显嘹亮的歌声,很快回到村口,村民们瞧见赵春盛满载而归,立即炸开了锅。

“小龙虾真能挣钱,咱也不能错过发财的好机会。”

交头接耳间,村民们心动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许多村民便是风风火火的赶往县城抢购地笼子。

经过努力,后山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下水,将地笼子一套套安入河中。

不多时间,原本平静的河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地笼子。

到了半晚,赵东明来到后山,当看到这般景象时,脚步立即顿住。

他呆立原地,望着河面,眼神从震惊转为茫然,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心中满是无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