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组织裂痕(第1页)
秦风从没想过,金风会在“最风光的时候”迎来一次真正的组织危机。
起初是很小的一件事。
柳河县二星节点负责人邵磊,在内部服务绩效考核里,连续两周评分滑落,系统自动将其由“稳定合规”降为“观察期”,并冻结了本月节点分红资格。
系统规则,流程执行,一切合规。
但邵磊不干了。
“我一个人负责三个服务站、两个摊位,光报表一天填八份,电话回访都我一个人打,你现在告诉我我不合格?”
“我去年跟你拼江桥时啥都没计较,现在你这套分数一出,我成了拖后腿的?”
他的情绪不是个例。
那周末,一封署名为“金风中部联合节点建议组”的公开信出现在组织内网:
《关于当前组织内部激励机制不公与评估体系修正建议》
信里写了几点:
当前积分逻辑只看“被记录”的劳动,不看“看不见”的投入
核心层数据优先获得曝光,新区域没有资源平衡
节点下沉压力大,管理者无法申诉,常常被一纸评分“一票否决”
组织核心过于集中,分红结构缺乏透明度
落款署名,七个不同区县的服务站点。
短短三天,这封信被打印、复印、贴在了好几个仓库的墙上。
有人看完之后说了句:“是啊,现在咱这哪是组织,分明是公司,说分就分,说降就降。”
秦风在第二天看到这封信,没第一时间回应。
他关了办公室的灯,一个人坐在白板前,盯着组织图谱看了半小时。
系统弹出提示:
【警告:组织信任指数下滑14%】
【当前系统状态:稳定边缘】
【建议:立即召开节点核心会议×启动“组织共议模块”】
【是否执行?】
他点了“是”。
三天后,江南市郊的一家老糖厂废弃礼堂,被临时改造成一间“组织节点全体大会场”。
这是金风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组织共议会”**。
三十多位核心节点代表赶来,有的从县城坐车来,有的从镇里骑摩托赶,有的穿着破T恤,眼神里却满是火。
台上是秦风,台下是曾经跟着他一起摆摊的人、吃苦的人、熬夜写方案的人、被系统“算分”的人。
他说的第一句话是——
“我没想过,我们会走到要用‘联名信’交流的地步。”
第二句话是——
“但我不怪任何一个写信的人。”
他没有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