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莲池村调查(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设好陷阱后的第三日,李清歌在药铺的小院里布置了一个简易的法坛。清晨的阳光尚未驱散夜间的寒意,院子里的露水在草叶上闪烁,如同无数细小的珍珠。她身着一袭素白道袍,盘腿坐在法坛中央,面前摆放着从陈府带回的画像残片。

这是她偷偷裁下的一小块画布,上面恰好是那美人的一只眼睛,哀怨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直视人心深处。在画片周围,李清歌摆放了七枚铜钱、一碗清水和一面小铜镜,这是她进行深度通灵必备的物件。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结印,口中低声诵念咒语,一点点进入通灵状态。渐渐地,周围的声音似乎变得遥远,时间的流速也仿佛减缓,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那画中的眼睛。

随着通灵术的深入,一股强烈的怨念如潮水般涌来,冰冷而刺骨,几乎让她窒息。李清歌强忍不适,任凭那怨念环绕,试图从中寻找线索。突然,一系列破碎的画面在她脑海中闪现:

一个清澈的荷塘、几间低矮的茅屋、一片开满荷花的水域,以及一个年轻女子的身影。。。那女子容貌与画中人一模一样,眼神却比画中更为生动,充满了希望和向往。接着,画面猛然转变,变成了灰暗恐怖的场景:村民们的愤怒脸庞、被推入猪笼的女子、沉入水中的挣扎、一个躲在远处偷看的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

"莲池村。。。"李清歌喃喃自语,从通灵状态中慢慢退出,额头已渗出冷汗,脸色苍白如纸。

她感受到了,那股怨念的源头,指向京城东北方向的一个叫莲池村的地方。

就在此时,院门被轻轻推开,上官临风踏入院中,一眼便看到了法坛中憔悴的李清歌。他眉头一皱,快步上前:"清歌,你怎么了?"

李清歌试图站起,却因通灵消耗过度而双腿发软。上官临风见状,不顾礼数,一把扶住她的肩膀,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强行通灵了?不是说好要等我一起吗?"

"时间紧迫,"李清歌靠在他的臂弯中,虚弱地笑了笑,"我查到了线索,画中女子的怨念来自一个叫莲池村的地方。"

上官临风皱眉,轻声叹息:"你这固执的性子。"他小心地扶她坐到院中石凳上,命小厮去取热茶和点心,而后蹲在她面前,认真地望着她:"下次有这种危险的事,必须等我一起,知道吗?"

李清歌看着他焦虑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曾几何时,这个高高在上的王爷变得如此在意她的安危?更令她惊讶的是,她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好,下次等你一起。"

上官临风这才松了一口气,紧绷的面容也柔和下来:"莲池村。。。我记得是在京城东北三十里处,村小人稀,因村中有一处荷塘而得名。"

"正是此地,"李清歌接过小厮送来的热茶,抿了一口,感觉体力渐渐恢复,"我们需要前去调查,但不宜大张旗鼓,否则会打草惊蛇。"

上官临风点头:"我已派人监视购买画像的富商住所,若有异常,会立即通知我们。今日我们便动身前往莲池村,不过需要乔装打扮。"

两人简单商议后,决定以寻找走失亲人为由,前往莲池村调查。李清歌换上一身普通村妇的衣裳,头上包着素色头巾;上官临风则扮作一个寻常的农夫,褐色粗布衣,手持竹杖,全无平日的尊贵气度。

"这样如何?"上官临风对着铜镜整理粗布衣领,转过身对李清歌问道。

李清歌看着眼前这个与平日截然不同的"农夫",不禁莞尔:"王爷这般打扮,倒是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切。"

上官临风也打量着她,眼中流露出赞赏:"素衣布裙,倒更显得你清新脱俗。"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这种轻松的氛围,在他们这段日益亲密的关系中越来越常见,仿佛两颗孤独的心终于找到了彼此相依的港湾。

离开京城,两人骑着普通的驽马,沿着东北方向的官道前行。初秋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田野上的农作物已经开始泛黄,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

"这次的案子有些不同,"途中,上官临风沉思道,"以往的命案多是为财、为权、为情,但这次似乎掺杂了更多的因素。"

李清歌点头:"怨念太强,强到能让我隔着画像都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这不是一般的仇恨,而是刻骨铭心的绝望。"

"你觉得凶手是谁?"上官临风问道。

李清歌微微摇头:"暂时不好确定,但我怀疑与画中女子有关。也许是她的亲人或爱人,为她复仇。"

两人一路交谈,不知不觉已行至莲池村附近。远远望去,村口竖着一块简陋的木牌,上书"莲池村"三字,笔迹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村子不大,约莫几十户人家,茅草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

"看那边,"李清歌指向村子中央,"那片荷塘应该就是村名的由来。"

果然,村中心有一处不小的水域,此时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粉白相间的荷花点缀在碧绿的荷叶之间,景色确实宜人。几个村妇在塘边洗衣,孩童在塘边嬉戏,一派祥和的景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