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陆羽的新项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走进食堂二楼,沈言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一个空窗口前忙活的小北。她戴着一次性手套和口罩,还戴了顶鲜艳的红色厨师帽,正仔细测量着柜台尺寸。看到沈言来了,她招了招手。

"来啦!你看这个位置怎么样?"小北兴奋地问,脸上的口罩都掩盖不住她的笑意。

沈言环顾四周,点点头:"位置不错,靠近楼梯口,人流量大。"

"不过食堂跟夜市不一样,这边高峰期特别集中,你得设计一套快速出餐的流程,不然学生们等太久会有意见的。"

"我已经想过了!"小北眼睛亮晶晶的,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满了草图和文字,"面食分三个基础款和两个特色款,都是学生爱吃的口味。每天备料提前做好,出餐时间严格控制在90秒以内。我这两天在另一个食堂窗口观察过好几次了,记录了高峰期的客流量和等待时间。"

沈言接过笔记本,仔细查看着小北的草图和数据,不由得有些惊讶。她竟然懂得做市场调研和流程设计了,他心中涌起一股由衷的欣慰。

沈言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迅速画了个更详细的流程图:"窗口空间有限,建议把备料区放后面,前面只负责最后组装和出餐。这样效率高。再把水槽和切菜区分开,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他们在食堂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把整个窗口的布局规划好,连出菜窗口的高度都精确到了厘米。路过的食堂经理看到他们这么认真,还特意过来聊了几句,提了些实用建议。

临走时,小北突然说:"沈哥,谢谢你支持我做这个。"

沈言愣了一下:"这有什么好谢的,你有想法,我当然支持。"

小北摇摇头:"不是所有人都会支持的。一开始陆羽姐就觉得我不该分心,应该专注夜市和3D打印销售。"

"她是军人思维,讲究专注和效率。"沈言解释道,"但商业不只是一条路。多元化有时候反而能降低风险。"

小北点点头:"彭总那次订单出问题后,我才明白,创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把每个人的长处都发挥出来。"

沈言看着小北,不由得感慨她的成长。

"行了,你把装修方案做出来,我再来看看。"沈言看了看表,"我还得去见陆羽,她约我三点在咖啡厅见面。"

孵化基地外的咖啡厅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桌椅上,营造出一种温暖惬意的氛围。

沈言点了杯美式咖啡,看了看手表,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五分钟。他拿出手机,刷了刷朋友圈。原来的互联网同事们依然在加班、出差、参加各种会议,生活忙碌而充实。一年前,他也是其中一员,追逐着KPI和晋升,生活被各种截止日期和目标塞得满满当当。

他不由得想起刚到夜市时的窘迫和不适应,那时候觉得人生跌入谷底。但现在回头看,那次经历,反而让他找回了很多在职场上逐渐迷失的东西。

正想着,咖啡厅的门被推开,一阵风吹了进来。陆羽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运动装,挺拔的身姿引来不少目光。她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沈言,直接走了过来。

"久等了,"她在沈言对面坐下,把一个文件袋放在桌上,声音清脆干练,"路上堵车。"

"刚到不久,"沈言推过一杯咖啡,"已经帮你点好了,拿铁,不加糖。"

陆羽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沈言还记得她的口味。她抿了一口咖啡,然后推过文件袋:"这是我说的项目需求。"

沈言好奇地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份打印精美的项目企划书,标题是《企业团建训练道具需求分析》。他快速翻阅了几页,里面详细列出了各种军事风格的团建道具,包括模拟手雷、战术地图、任务卡牌等,还附有手绘草图和功能说明。

"军事风格的团建道具?"沈言抬头,有些惊讶,"这跟咱们现在做的解压玩具不太一样啊。"

陆羽点点头,"我离开团队后一直在做企业军事化训练的工作。发现市面上的团建道具要么太幼稚,适合小孩玩的玩具级别,要么就是真正的军用装备,太专业太贵。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有一种中间产品,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仿真度,又安全易用,适合企业团建。"

她停顿了一下,喝了口咖啡,继续说:"上周带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团队做训练,他们的产品总监提到了3D打印技术,我马上就想到了你们。"

沈言仔细读着需求清单,越看越入神。这份企划书的确很专业,每个产品都有明确的使用场景和功能要求。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眉头逐渐舒展,眼里闪出了那种熟悉的光——发现新机会时的兴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