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烽火照山河(第1页)
襄阳城的黎明被号角声撕裂。
吕文焕站在城楼上,手中的沥泉枪微微震颤,枪尖凝聚的金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在城墙表面勾勒出繁复的符文。这些符文并非刻痕,而是从砖石内部透出的光芒,仿佛整座城池正在苏醒。
"将军!北门!"
亲兵的声音带着颤抖。吕文焕转身时,看见北方地平线上腾起的不是朝阳,而是一片血色的雾霭。雾中传来战马嘶鸣与铁甲碰撞声,却不见半个人影。更诡异的是,地面开始渗出黑色液体,所过之处草木枯萎,岩石腐蚀,连空气都变得浑浊。
"是摩尼教的蚀骨毒。。。。。。"吕文焕握紧长枪,"传令全城,点燃烽火!"
临安城的枢密院乱作一团。
当襄阳的八百里加急送到时,掌印太监发现火漆印泥竟变成了金色。拆开的军报上,墨迹诡异地浮空而立,组成一幅动态的战场图景:黑色潮水般的敌军中,三百个金色人影结阵死守,而他们保护的中心,赫然是插着沥泉枪的襄阳北门。
"这不是军报。。。。。。"老枢密使的胡子剧烈抖动,"这是英灵托梦啊!"
突然,案上的《武穆遗书》抄本无风自动,纸页哗啦啦翻到最后一章。空白处浮现出血色小字:"北门将破,速援襄阳"。更骇人的是,每个字都在蠕动,像是有生命般爬向桌边,在檀木案几上烙出深深的刻痕。
洞庭湖的渔民目睹了神迹。
连续七天的暴雨后,湖水突然一分为二,露出中央的青铜祭坛。坛上立着十二面残破的军旗,旗杆下跪坐着十二具身披宋军铠甲的骷髅。最年长的那具骷髅手中捧着个青铜匣,匣盖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开启,飞出三百只金翅鸟,朝着襄阳方向疾驰而去。
"岳家军的。。。。。。"老渔夫跪在船头,浑浊的泪水砸在甲板上,"十二营正将啊!"
他的孙子却指着湖水惊呼。分开的湖水中,浮现出一条由青铜棺铺就的道路,每口棺材都微微开启,里面渗出金色的雾气。雾气中隐约可见千军万马行军的身影,而领头的是个独臂将军。
蒙古大营的萨满突然集体发狂。
他们撕碎法鼓,推倒神幡,用骨刀在胸口刻出古怪的符号。当忽必烈派人镇压时,最年长的萨满已经挖出自己的右眼,那颗眼珠在掌心化作一滴金液,渗入土地消失不见。
"可汗。。。。。。"老萨满跪在地上,空洞的眼窝流着血,"汉人的英魂。。。。。。在借我们的刀。。。。。。"
话音未落,整座大营的地面裂开,数百道金光破土而出。被光芒笼罩的蒙古士兵惊愕地发现,自己的弯刀不受控制地调转方向,朝着北方天空朝拜——那里,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襄阳。
子时的襄阳北门,吕文焕亲率死士突围。
他们踏出城门的第一步,干涸的护城河突然涌出金色泉水。泉水所过之处,黑色毒雾如遇克星般退散。更神奇的是,每个士兵的脚下都浮现出金色莲纹,步伐间竟有战鼓声从地底传来。
"是岳家军的。。。。。。"老兵突然热泪盈眶,"踏阵鼓!"
三百步外,蒙古人的先锋骑兵突然人仰马翻。他们的战马前蹄跪地,朝着襄阳城方向低头嘶鸣。月光下可见马眼全部变成了金色,瞳孔中倒映着同一个独臂身影。
临安城的太庙,历代皇帝牌位同时倾倒。
守庙官惊恐地看到,太祖赵匡胤的灵位裂开,里面滚出一颗青铜虎符。符上的铭文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活化,变成三百条金线射向北方。更可怕的是,供奉的历代兵器开始共鸣,尤其是那柄象征皇权的龙雀大环刀,竟自行出鞘三寸,刀身上浮现出与沥泉枪一模一样的符文。
"这是。。。。。。"礼部尚书瘫坐在地,"太祖显灵要北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