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资助贫寒学子(第1页)
刚经历过闹市纵马的惊吓,傅寒洲非常自觉地将虞昭放在被保护者的位置,他走在街道的外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异动就随时准备着带离虞昭。
虞昭瞧着傅寒洲这惊弓之鸟的反应,心头又甜又涩,她是很喜欢看到傅寒洲在乎她的表情,但她真没他想的那么脆弱,见不得他这么战战兢兢。
为了保全傅寒洲的自尊心,虞昭没直白说出来,而是选择远离可能会发生冲撞的大路,打算抄近路到打铁匠所在的铺子。
为了缓解傅寒洲过度紧张的情绪,虞昭主动谈及幼时随虞家军南征北战的趣事,顺嘴一提定国公府对贫寒学子的无偿资助。
“原来如此。”
傅寒洲对定国公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好奇问道:“娘子,你为何会想到要在聚贤楼开辟酒楼书屋?你是早有计划,还是灵光一闪?”
“我不爱看书,更不爱看那些之乎者也的大块头,但我今日我才发现贫寒学子对那些大块头的渴望。我就想着,与其让那些大块头在藏书阁里发霉,不如拿出来给广大学子当福利。”
虞昭心里这么想就怎么说,她没什么给贫寒学子送温暖的想法。
傅寒洲喟叹一声:“娘子,你不问我为何挑选那五本书籍,我以为你心里有数。如今看来,娘子是真不知道我为何挑那五本。”
“我需要知道吗?”虞昭不懂就问。
她又不参加科举,知不知道好像没什么区别吧。
傅寒洲读懂虞昭的未尽之意,他无奈道:“娘子,你就等着瞧好了,聚贤楼会因酒楼书屋而扬名四海。”
“扬名四海?意味着会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来聚贤楼消费。掌柜没少自掏腰包补贴贫寒学子,酒楼生意好了,他就不用自掏腰包,老被妻子揪耳朵骂了。”
虞昭至今仍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她记事起就跟随定国公为民做实事做好事,好事做得太多太多,哪里能将一桩桩一件件全记在心里?
比起学子们如何感激她开放借阅书籍,虞昭更关注的是掌柜,他家有虎妻,准是又惹得老妻不悦,耳朵被揪得黑红黑红的。
西京城通过地势北高南低强化等级差异,形成“北贵南贱”的布局。
北阙贵族带,宫城占据龙首制高点,俯瞰全城。
南郭庶民区,“南郭八坊”宵禁推至子时,开夜市。
东西防御轴,东郊掌控漕船入京要冲;西郊驻龙武军大营;金光门外形成“奴市”,胡姬酒肆与当铺混杂经营。
聚贤楼位于南郭庶民区与东西防御轴的交界处,位置极佳,人流量巨大。
聚贤楼既售卖普通百姓能吃得起的家常菜,又有供给世家贵族的山珍海味。
掌柜从小就受到定国公的正面影响,他从不捧高踩低。
不管什么样出身的客人,只要有勇气迈进酒楼,必定会得到热情招待。
偶有饥寒交迫的贫寒学子来聚贤楼,掌柜象征性地与之交谈几句,要么令其留下墨宝,要么提供抄书机会。
一传十十传百,初到西京城的贫寒学子们捉襟见肘之际,往往会选择来聚贤楼求助。
除郑铭恩之外,余下的四名书生最困难的时候都曾在聚贤楼得到恩惠,掌柜对外都是说聚贤楼是定国公府的,他之所以给贫寒学子特殊照顾,是定国公对贫寒学子有极大的期许。
世家大族牢牢把控着书籍和笔墨纸砚等教育资源,贫寒学子因科举成本过高,加之科举资料欠缺,所以贫寒学子一生中没有太多的试错机会。
由此可见,不远千里来到西京城求学的贫寒学子,要么运气逆天,要么真材实料。
定国公府不只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保家卫国,更是资助品行良好的贫寒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