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粮砖与酿酒(第1页)
虞昭快步走到院中,发现傅寒洲所说的“御麦”分别种在三个瓷盆里,干似蔗而叶柔,苞从心抽结。
她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伸手指戳戳那鼓鼓囊囊的棒子,里头的籽是硬硬的,她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手感像石榴籽!
听到傅寒洲的脚步声,虞昭兴冲冲说道:“傅寒洲,这御麦好像石榴!”
傅寒洲特地留给虞昭掰着玩的,他这是在借花献佛:“嗯。御麦已成熟,娘子要不要掰下来看看?”
虞昭看着心痒痒,小声问道:“我力气大,万一掰坏了岂不是糟蹋了御麦?”
“娘子莫慌,这御麦比水稻小麦的果实都坚硬。只要娘子不是故意要捏碎御麦,那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更不会发生糟蹋粮食的事情。”傅寒洲耐心解答。
他看得出来虞昭对御麦非常感兴趣,虽然他不确定虞昭是单纯对新鲜事物有旺盛的好奇心,还是从他口中得知御麦对边关战事的巨大影响,才会对御麦这般小心翼翼。
虞昭深吸口气,下定决心道:“那我要掰最大的那根棒子!”
“好,你掰吧。”傅寒洲含笑望着她。
“咔擦”一声,虞昭小心掰下御麦棒子,在手里颠了颠:“这御麦棒子还挺硬实。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应该比水稻和小麦都高产。”
傅寒洲点点头,跟虞昭说:“娘子,你将御麦棒子的外皮扯开,看看里头。”
虞昭依言行之,她看到结着数百粒的棒子,兴奋得眼睛又大又亮:“这御麦竟这么高产!怪不得你说御麦能让边关士兵和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水稻和小麦种得再好,它们的穗株重量远远比不上御麦的,产量有限。
虞昭从三岁起就跟着虞家军南征北战,她太清楚粮食对于边关百姓和士兵们的重要性!
傅寒洲旧事重提,着重强调‘前世梦’三字:“在我的前世梦里,曾有人记载:御麦正二月种,五六月熟,每一本结实三包,每包裹子数百粒,状若石榴子而黄,亦有一种红色者,宜园圃中种之,生熟俱可食。”
三株御麦也就九个棒子,虞昭问道:“这三株御麦已完全成熟至采收状态?”
“对。”
傅寒洲话音一落,八次咔擦声响起,只见虞昭动作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地将余下的八根棒子全掰下来。
这回不用傅寒洲多说,她又撕开棒子外的包衣,脑中回忆着傅寒洲所说的那句“状若石榴子”。别说,其中结着红籽的御麦,还挺像石榴籽的。
虞昭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她心中对御麦已有了安排:“这御麦棒子该如何处置?是不是还要晒干,才能掰取籽粒?取了籽粒又该如何食用?磨粉煮粥还是直接将籽粒放锅中蒸熟食用?若是直接整棒存放,大概能保存多长时间?”
她脑中已想到如何用御麦来制作成军用粮砖,这种应急用的军粮是为了让士兵和百姓活命,不必做得多好吃,但必须抗饿顶饱!
小麦与水稻好吃是好吃,但产量低,再加上制成粮砖耗损过大,导致边关储存的粮砖数量少,一旦战事起就很难保证能及时供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