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徽国第一纨绔(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如果说天顺帝的掌上明珠是长公主和安乐公主,那么李景沅就是天顺帝又爱又恨的宝贝皇长孙。

李景沅是太子长子,还是太子妃所出的嫡长子,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李景沅满周岁就被天顺帝赐封武安郡王,本该三岁到上书房开蒙,打三年底子再升学,却因他惯会撒娇耍赖,硬扛到七岁,以天顺帝亲自背他上学的条件进入上书房。

李景沅以七岁高龄进了上书房专门给三岁稚童开蒙的“幼儿班”,从“之乎者也”开始学起,若是他按部就班往下学也不会引起太大关注。

进学后,李景沅也不能静心学习,他课上专注于毫无意义的涂鸦,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书籍和墨宝,沦为他兴之所起的玩具,丝毫没有一丝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叶太傅从耳提面命到摆事实讲道理,再到放任自流,统共花了三年时间。

李景沅十岁那年,关于皇太孙不学无术的恶名在西京城里传扬开来,但凡跟皇室沾点亲带点故的,都知晓皇太孙天生愚笨又死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天顺帝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一怒之下就将李景沅扔到定国公府,交予虞昭的爹管教,不只是要教他习武强身健体,更是要让他跟定国公及其家人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

可惜,定国公府大小主子们对李景沅长达六年的言传身教,似乎不起一丁点作用,他仍旧是那块不可雕的朽木,榆木疙瘩。

饶是如此,天顺帝仍旧希望李景沅能有所建树,他不顾太子妃和太后的哀求,命李景沅随同定国公抵御北狄为首的联军。

定国公将李景沅视若亲孙子,往日对他的要求从来不低,但真正到了战场上,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天顺帝最疼爱也最头疼的皇长孙送死,所以他借着谈心往李景沅的茶水里下了蒙汗药,连夜将他送回西京城。

定国公率领的第一道防线被北狄联军攻破,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天顺帝的面前,他伤心得一夜白了头。

万幸的是,李景沅在战报送达的第二天安然无恙地送回东宫。

这件事情,似乎对李景沅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他依旧故我,成天浪里浪荡,天顺帝和太子看他不顺眼惩罚他,他嬉皮笑脸全受了个遍,不抱怨不求饶,直到命悬一线也只会露出解脱的笑容。

天顺帝亲眼见到那令他心碎的一幕,自那天起,他不再对李景沅有一丝不切实际的期待——等他薨了,李景沅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

没了天顺帝和太子的鸡娃行动,李景沅的枷锁一夜之间全没了,年满十八岁,他尚未娶妻就搬出东宫,住进天顺帝督建的武安郡王府,从此过上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生活。

过去的三年里,李景沅隔三差五就出了西京城闲游,到处走到处看,从来不招惹是非,凭他的尊贵身份也无人敢给他不痛快。

李景沅这样天然无害的皇家纨绔,是谁费这么大功夫谋害他,以致于闹出这次疯马事件呢?

虞昭不想掺和帝王家的纷争,她只负责出手救人,就算不看在李景沅的尊贵出身,只看在他被定国公违背本心送回西京城这事儿,她也会出手相助。

但她对李景沅惹了谁才招来杀身之祸既不关心也不好奇,做不过是帝王家内部的争权夺利。

虞昭不好奇,不代表其他人不好奇,毕竟李景沅顶着皇家第一纨绔的名头,名声大,圣眷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