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第2页)
崔令仪微微地挑眉。
如果说苏嬷嬷下毒暗杀主母,怎么会选在主母接待外客的时候下毒,除非,这毒是下给她的。
可是沈玉棠费劲把力地将她请来了,又为什么要杀她?
思至此处,她看向沈玉棠,只见对方面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无助,全然不似作伪。
“沈小姐,你先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崔令仪稳住心神,先安抚沈玉棠道,“你且想想,最近府上可有什么异样?”
沈玉棠闻言,立即细细思索起来。片刻后,她仰头看向崔令仪,双唇微微颤抖,道:“有!最近夫君对我管束极严,不许我出门,也不许我与外人通信。我本以为他是怕我与娘家联系,想要侵吞我的嫁妆,现在看来,只怕是另有图谋。”
沈玉棠一口咬定她的夫君周明远是个坏人,周明远对她心怀不轨,竟还公然让自己母亲身边的嬷嬷对自己的发妻下毒,可以想见是想要沈玉棠的遗产,逻辑非常通顺。
可是太巧了。
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崔令仪在这里的时候下毒。倘若崔另仪没有查觉不妥之处,喝了,她被毒死,这个锅仍然要扣在周明远身上,而且会因为她的崔尚书家的千金而进行更严苛的追责。
崔令仪神思恍惚地坐上马车,阿阮正在一侧等她。
崔令仪问:“今日女德班怎么样?”
阿阮答道:“请大小姐放心,没有什么异常。”
崔令仪轻轻放松了身子,今天一整日的细节都在她眼前回想,让她觉得不安。系统为什么没有出现金色的指引箭头?为什么沈玉棠回娘家要带周老夫人的嬷嬷?究竟是谁要给她下毒?
沈府是出了名的江南富商,两年前才搬到京城来,究竟为什么这样破败?
阿阮问:“大小姐,回家么?”
“阿阮,去大理寺。”
大理寺的衙役已经都跟崔令仪很熟悉了。她这两次大出风头,人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听闻她要见谢珩,不敢拖延,迅速前去回禀。谢珩已经在庑房中休息,见她来,只披了一件单薄的外衫。
崔令仪第一次见到这样柔软的谢珩。
他适才沐浴过,头发只松松挽起,身上是青色的布衫,连眉目都是湿漉漉地,仿佛是浸润了雨水的松柏。他手持案卷正挑灯夜读,见了她,挑起眉尖,眉头底下双目如深潭,晕开了一片火烛。
崔令仪措手不及的看见他这样,竟还认不出,许久才试探地问:“谢大人?”
谢珩展颜:“亏本官还以为你和本官已经有深厚的交情,可不想本官换了身衣服,你竟就认不出来了。”
崔令仪道:“我是有正事要求见大人。大人与新科进士周明远同朝为官,不知对他为人可熟悉?”
“我与周明远无甚私交,只知道他好像在翰林院任职。”谢珩道,“其人直言敢谏,文采斐然。此前高丞相在朝中实行变法,其中的青苗法有不合理之处,有可能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多次上书针砭时弊,即便眼下被高丞相一伙打压,贬去修书,但我想有朝一日,史书也会为他正名。”
“我要问的不是这个。”崔令仪道,“你知道么,他妻子要跟他和离。”
“他妻子说他侵吞嫁妆、家庭暴力,经常殴打于她,今日我在她府上,更是有人给我呈上有毒的茶水,我想了解他的情况。”
谢珩却道:“怎么又是这种案子。”
“崔令仪,你有才华,有能力,观察入微,见微知著。”谢珩道,“你说你要做讼师,我不拦你,但你整日却围着这些深闺妇人打转,殊不知天下有更多人更加需要你的才华。”
“你看这个案子,仓前镇村民葛二牛暴病身亡,其妻被怀疑与杨大鼎通奸谋杀,杨大鼎被衙役屈打成招,承认与妻有奸情,参与了谋杀葛二牛。”
“这案子递到我面前,我尚且觉得有异,何况你呢?你若是能同我一起,想必一定可以迅速看破这个案子的端倪,能够证明杨大鼎的清白。可你每日围着这些家长里短打转,我着实觉得可惜。”
一阵冰冷的夜风吹过,飞蛾冲向火烛,兀的,灯花爆裂,发出一声脆响。
崔令仪道:“你要是不愿帮我,我就走了。”
这是系统的任务,是她无论如何都需要完成的事。一旦没有完成,她会死在一切的前头。
而她现在还不能死。
大判官笔还没得到,她的积分还不够,崔令仪穿越至今,唯一真正帮到的一个人,只有被丈夫一纸诉状送上公堂的阿阮。
“崔令仪,我跟你说这些是为了你。难道我不知道你的女德班私底下在教那些妇人什么?现今我对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要是被礼部知道了呢,被赵王知道了呢?被其他跟你站在对立面的人知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