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星火长明(第1页)
沈栖薇和萧瑾弛从岭南回来。
永康二十一年的初雪落满皇城时,太医院院使捧着鎏金木匣的手在发抖。
匣中《瘴疠新方》的每一页都泛着奇异光泽——那是阿箬的血与焚魂炉余烬交融后的痕迹。沈栖薇亲自将药典呈于龙案,指尖轻点扉页的凤凰图腾,整册书卷突然浮起三寸,在空中缓缓展开。
"臣妾请旨。"她广袖轻拂,药方文字化作金光流泻于殿柱,"即日起,各州设'济民局',免费施药。"阿箬在扑向箭矢的那一刻告诉她,她一直想在全国各地开设“济民局。”。
萧念的朱笔悬在半空。年轻帝王看着药典末页阿箬的小像——画中少女赤足站在瘴气里,脚边青蛇昂首,背后是燃烧的南诏群山。
"准。"
朱砂落纸的刹那,殿外传来清越凤鸣。百官回首望去,只见一只青凤凰虚影掠过琉璃瓦,羽翼洒落的光尘中,隐约可见阿箬含笑颔首。
春雨淅沥的清晨,岭南第七村的村民围在新祠前。第七村被毁后,当地的人们重新修缮了祠堂用来供奉阿箬。
祠堂没有塑神像,只悬着一幅奇特的画——阿箬的背影立于药架前,腰间竹篓里的草药竟会随四季更替变换颜色。更奇的是,每逢疟疾高发的雨季,画中就会渗出清苦药香。
"昨夜里瞧见阿箬姑娘啦!"卖茶的老汉逢人便说,"她提着灯往深山里去了,身后跟着好大一只青凤凰……"
祠堂后的药圃中,灵犀正教孩童们辨认草药。她摘下腕间火焰纹玉镯,埋在阿箬最爱的凤凰花下。土地微微发烫,顷刻间长出大片药苗,叶片上还带着金色纹路。
"这是'念恩草'。"她对着空无一人的山径轻声道,"你救过的人,都会种一株。"你我同为这火种的传承人,都承担了常人没有承担的责任。灵犀在这清幽的山径里自言自语。
山风拂过,满圃药苗齐齐摇曳,如万人叩首。
凤鸣阁的晨钟比平日早响了半个时辰。
三百医女着素袍、捧银灯,在医科院的照壁前站成星图阵型。沈栖薇亲手揭开匾额红绸,"阿箬馆"三个字在朝阳下泛着青金交辉的光泽。
"首课不讲脉象。"她指尖轻点,空中浮现岭南雨幕的幻境,"讲一位姑娘如何用七根金针,把命分给不相干的人。"
当讲到阿箬心口红线断裂时,院中那株百年梧桐突然开花。花瓣落在少女们掌心,竟化作迷你药典,首页正是《瘴疠新方》精要。
"娘娘!"最小的医女突然举手,"阿箬姐姐会不会在画里看着我们呀?"
沈栖薇望向檐角悬挂的青铜铃——那是阿箬竹楼里的旧物,此刻无风自响。
"她就在你们中间。"那只凤凰一直盘旋于天地间。
三年后的端阳节,最后一座济民局在西北荒漠落成。
杜若蘅捧着统计玉册疾步入宫:"禀陛下,今岁疟疾死者不足百人!"满朝哗然中,她突然转身向虚空行礼,"此乃阿箬姑娘之功。"
一缕青光应声而现,在玉册上烙下火焰纹。纹路蔓延处,浮现出各州济民局的地图,每处标记都闪着细小的凤凰图腾。
萧念忽然离座,对着岭南方向深深一揖。起身时,他手中多了一株带着露水的念恩草——此草竟穿透千里,自生御案!
冬至祭天大典上,史官记下了奇异一幕:
当《瘴疠新方》被供上神坛时,沈栖薇的黑白羽翼与萧瑾弛的灰眸同时泛起青光。祭文焚烧的烟雾凝成阿箬的模样,她向北方皇宫、南方群山各作一揖,突然散作万千光点。
光点落入百姓家的药罐,病榻上的孩童饮下后,额间闪过凤凰虚影。
皇陵的无字碑上,悄然多了行小字:
"青凰振翅处,人间无瘴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