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蓝勃卢池释种为王 呾叉始罗比丘犯戒(第1页)
从观自在菩萨像向西北行一百五十里,到达蓝勃卢山。山岭上有很大的水池。
玄奘吩咐能清看看附近有无人家,找个人问一问风土人情。
趁着能清找人的功夫,玄奘在池边转了转。只见这池烟波浩渺,池水清澈如镜。
不一会,能清带来一个老头,皓首苍苍,柱着个拄杖。玄奘客气的问道:“老人家,这个池子叫什么?有什么来历没有?”
老头说:“这池子是个龙池,龙族在里面栖身。方圆约莫三十多里,确实有个来历,与乌丈那国王的身世有关。”
玄奘对这个事情还不太清楚,还没开口。就听到能清的声音。
原来能清听了老头的话,想起上次礼拜上军王建造的佛塔时的疑惑,就问:“老施主,请问这池怎么与乌丈那国王有关系呢?”
老头说:“早前毗卢择迦王,也就是毗琉离王,兴兵征伐释迦族。”
能清问:“毗卢泽伽王是哪位国王?他为何兴兵征伐释迦族啊?”
老头不知道毗卢择迦王是何等人物,当然也说不清楚他与释迦族的恩怨。
玄奘听到这里,才开口道:释迦是姓,是刹帝利种姓的一族。自古以来就是印度贵族,备受尊重。我佛如来也出自该族,所以佛门弟子也被称为“释种”。
《增一阿含经》说: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新即位,自恃兵强,有染指迦毗罗卫城之心,欲娶迦毗罗卫国释种之女,派使者到迦毗罗卫国求婚。声称若如己所愿,则相安无事,若不如己愿,则兵临城下。
释迦族又称日种,自觉种姓高贵,不与一切异性通婚联姻。波斯匿王的求婚,在释迦族内引起极大争论。有人反对,也有人主张审时度势,答应联姻。
恰好迦毗罗国国王摩诃男有一女婢,貌美端庄,摩诃男便将此女沐浴化妆,声称是自己的女儿,载于宝羽之车,伪装为公主嫁给波斯匿王。
因此女非常漂亮,波斯匿王很喜欢,立时封此女为第一夫人。是为茉利夫人。
茉利夫人与波斯匿王生下一男孩,取名毗琉璃。
波斯匿王非常疼爱这个儿子。当毗琉璃王子八岁时,波斯匿王就让他去迦毗罗卫城学习射术,哪知道由此惹出一桩祸事。
能净问:“怎么回事啊,学习射术还出事啦?”
波斯匿王委派侍者与王子乘大象到迦毗罗卫城。摩诃男为此召集五百童子与毗琉璃王子一同学习射术。
其时,迦毗罗卫城新盖了一座讲堂,以供佛前来讲法时接受供养。
这讲堂布置得辉煌灿烂:种种坐具具备,悬缯幡盖,香汁洒地,焚名香,储好水,燃明灯,恭候佛陀的大驾。
毗琉璃王子毕竟年幼无知,到了讲堂,不知深浅地坐上为迎佛而敷设的师子座。
当时即惹恼了释种人。一些释种人上前抓住王子的手,把他拉下来,辱骂道:“师子之座,诸天、世人都未曾有人居于其上,你这婢子所生之子,胆敢上座!”
驱逐王子于门外,又有人上前推倒王子,扑掷在地,拳脚交加。
毗琉璃王子站起来,非常愤怒,又寡不敌众。回头看到一位叫好苦的梵志之子,就对他说:“释迦族这些人如此辱骂我,假如我将来继承王位,你记住提醒我必报此仇。”
能清又插话问道:“师父,梵志是哪个呢?”
玄奘答道:“梵志不是一个人,梵志是修婆罗门行的人的通称。在佛门看来,梵志就是外道修行者。”
好苦回答说:“如太子之教。”从此以后,好苦陪在毗琉璃身边,一天早中晚三次对向王子警示:“必须记住被释种毁辱的事。”
光阴荏苒。波斯匿王死后毗琉璃继承王位成为国王,即毗琉璃王。好苦来到王宫,对毗琉璃王说:“大王还记得当年被释迦种侮辱的事么?”
毗琉璃王大生嗔恚,于是召集兵马,准备征讨释迦族。
佛陀曾经在半道上阻拦毗琉璃王,虽成功劝阻一次,但毗琉璃王的忿怒之心未灭,仍兴兵征讨释迦族。这对释迦族来讲是场浩劫。《增一阿含经》记载“是时,琉璃王杀九千九百九万人。流血成河,烧迦毗罗卫城。”
老头对玄奘拱手,表示感谢。接着说:释迦族的人四散逃命。其中一个释迦族人逃出国都后,疲惫不堪,停下来休息。这时一只大雁飞来,停在他身边。这人看到大雁驯顺可亲,就骑了上去,不想刚一坐稳,大雁立即飞了起来。
能净、能自也凑过来,听老头讲。
大雁带着释迦族人在空中飞翔,释迦族人也不知道飞往何方。然后大雁降落在这个池子边,释迦族人下来,大雁随即飞走,释迦族人茫然不知所措,迷失道路,靠着一棵树,枕着树荫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