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第3页)
她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备风情小镇正式开业,陆濯那边平叛也已到了紧要关头。
这一日,陆濯率兵,将景王部堵在一个峡谷处。
景王一行一路南下,未到南安府时,已被陆濯追上,几次交锋,都被打得七零八落,随行人员也损兵折将,几乎没剩什么人了。
如今他们败退至此,已是退无可退。
萧临远被忠心之士拥在峡谷的一处弯角,谷口的兵士拼死阻住了陆濯的不知是第几波攻势。
谷外一个大嗓门的兵士再次高呼:“出来吧,窝在里头也跑不掉的——不如降了咱们,好早些吃饭去——何苦在里头喂蚊子——”
“快出来投降哟——”
一遍接一遍的呼喝声,如魔音灌耳,让他心绪难平。
他此时已经没有力气去怪罪谁了,眼前的罪魁袁为志,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剩下的几人中,谁都没有说话,也不看对方,忠心的自然忠心到底,不忠的,现在就是决择的时候。
过了良久,袁为志忽然道:“殿下,微臣去那边瞧瞧!”
萧临远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这一路上,他大至弄清了袁为志和陆濯和赵璞的纠葛,也知道自己是受其所累,才到此地步。
但他无法怨恨袁为志,因为是自己心有奢望,才会让袁为志有机可乘,落此下场,怪得了谁呢?
袁为志到谷口时,并未看见陆濯,直到他喊话说要见他,他才骑着马姗姗而来。
看着这位意气风发的年青人,袁为志忽然有些感慨:
当初第一次在宋州城见到陆濯时,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觉这个年轻人虽名次平平,谈吐也极低调,却给他一种日后必大有所为之感。
后来陆濯考中状元,入了启宣帝的眼,袁为志只觉当日在宋州府里,未看走眼。
再后来,虽猜到他有可能是常明远的儿子,却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因为他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而他早已位极人臣,二人地位悬殊,他就算有些能为,又能耐自己何?
直到陆濯渐渐青云直上,有了权势,袁为志虽不喜欢,却也懒怠动陆濯——他正得皇孙喜爱,对他动手得不偿失,再说,常明远死时,陆濯还小,手上并没有苏九明一案的任何证据,他袁为志并不怕陆濯闹腾。
再说,一个年轻人,要想达到能和自己相抗衡的高度,没有十几二十多年,是不可能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陆濯竟然能将启宣帝在亲征凯旋途中驾崩一事,瞒得滴水不漏,和温家那个小子联手,让小小的中和帝得了那个位置。
那时他虽觉得后后可畏,但总认为,他们不过是孩子,小打小闹,虽偶然得手,必不能长久。
可事实告诉他,他错了,错的离谱。
如今事败至此,只能感叹技不如人,可笑他大把年纪,竟栽在一个毛头小子身子。
袁为志沉沉地看着谷外的陆濯,高声道:“常家小子,你是来为常明远报仇的吧?!倒是我小看你了!”
陆濯的马儿喷着鼻息,停在了众军之首,他冷冷地盯着袁为志,良久,轻蔑一笑,道:“袁先生叫我来,就是要说这个吗?这倒是不急……”
“不急?”袁为志霎时有了主意,道:“既然你留着我还有用,那不如,就用我这条命活着,换我主子安全离开!”
陆濯挑眉,没想到他居然不是为了自己活命:“我若不肯呢?”
袁为志惨然一笑,道:“你方才说不急,是想将我押进京城,重翻苏九明旧案?这样,你就可以为你父亲洗刷冤屈了,对吧?”
陆濯抬了抬头,并未答话。
袁为志继续说道:“你是想留着我这条烂命重翻旧案,正好,我就用这条烂命,换我主子一条命,你看……可换得?”,